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第1课时 集体生活成就我 课程标准 关心他人和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集体荣誉感,学会对自己负责;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团队活动中树立合作精神;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认识自我,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热爱集体的情感和意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关爱集体,成就个人;增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的价值感和责任感,认同集体主义原则 道德修养:通过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增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的价值感、责任感,认同集体主义原则 健全人格: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不断完善自我 责任意识:树立集体意识,积极融入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取长补短,相互成就,共同发展,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集体的含义 2.集体生活的作用 图片和视频导入: 1.展示图片———家庭、班级、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军队、传销组织、足球队、超市购物的人群、国家等,教师提问:这些都是集体吗?有人说人多就是集体,这样的说法对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图片中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传销组织、超市购物的人群都不是集体。 2.展示图片———同一人参军前和参军后的照片。 观看视频———军队活动剪辑,思考:是什么让他们的变化如此之大?你觉得军人身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看了视频之后,军人在军队里锤炼出来的那种刚毅、果敢、威武、挺拔的军人气质让我们印象深刻。即便脱下军装,军人的身姿和气质仍在。那么,为什么经过军队的锤炼之后,个人的形象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集体生活有哪些作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探寻问题的答案。 一、集体的含义 1.展示图片———第一组:军队、国家、学校、班级、跳绳队;第二组:路上的行人、乘客、购物人群。教师提问:哪一组是集体?集体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组是集体。集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2.教师提问:犯罪团伙、邪教组织、黑恶势力是集体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是。实施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等犯罪行为,都属于有组织的犯罪。它们往往通过暴力、威胁、恐吓等手段,为非作恶,欺压百姓,严重破坏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为了错误目标组织起来的团伙,不是集体。(黑社会团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的群体,也不是集体。(公交车上的人群)底线:不违法(正义性)遵守社会规则。 二、集体生活对我们的作用 1.阅读教材P50“生活观察”,思考:(1)在集体生活中,你经历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2)这些事情对你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 答案提示:(1)刚进入初中的时候,我的性格很内向,和周围的同学没有太多的接触。但班里的很多同学主动和我做朋友,让我体会到了友谊的美好。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性格开朗了许多,初中生活也更加精彩。(2)使我学会了与人交往;使我不断完善自己;等等。 教师总结:这就是集体生活的魔力,集体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2.教师提问:回忆在班级中的点点滴滴,请同学们描述一件你感到温暖的事情,并说说你的感受。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教师总结:集体生活能带给我们温暖。 3.展示材料: 突如其来的洪水包围了一小块土地,那一小块土地上生活着许多蚂蚁,是蚂蚁的家园。蚂蚁们爬出洞穴,一阵慌乱之后,又恢复了秩序,他们聚拢形成一个大大的蚂蚁团。这时水漫了上来,没有一只蚂蚁逃走,蚂蚁团在水面上慢慢飘动,抵达陆地,才分散开来,蚂蚁们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