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2280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 第1课时家的意味 教案

日期:2025-09-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4130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统编,七年级,道德,法治,上册
  • cover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1课时 家的意味 课程标准 正确认识家的概念及重要性。以“如何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议题,理解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自觉传承优良家风 道德修养:通过感悟古诗词中的道理,用心感悟家庭的作用,感受优良家风的影响,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健全人格:寻找优良家风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 1.家的功能或重要性 2.优良家风的作用 视频和图片导入: 1.展示图片———家”字的来源,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学生讨论后回答:家。 教师总结:家字可以分解成“宀”+豕(shǐ)。据说,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廊下摆“豕”(猪)祭拜,这就是“家”,后来引申为“住所”等义。 2.观看视频———《让爱住我家》。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P26“生活观察”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家”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过渡: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时。 一、家庭的含义 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找出“家”的含义。 学生代表回答。 答案提示: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展示图片———四种家庭关系,提问:结合图片回答,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些情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3.教师提问,以便让学生巩固上述家庭关系相关内容。 二、家的功能或重要性 1.观看视频———家不只是房子,思考:家不只是房子,还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这才是家。 2.展示图片———春运回家瞬间,观看视频———2025春运,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对此你有何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 答案提示: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3.教师总结: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4.阅读教材P27“探究与分享”,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①生命之爱:给了我们生命。②关心之爱:为我们的生活操劳。③影响之爱: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④陪伴见证之爱:成长的陪伴者、见证者。⑤分担分享之爱:分担我们的忧伤,分享我们的喜悦。 5.展示图片———四张家庭合照,提问:观察这些照片,联系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你有哪些感悟?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6.展示图片———我”的家庭关系图,思考:图片带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 答案提示: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7.展示图片———习近平陪母亲散步。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习近平 新华社北京2021年3月28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