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1.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2.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认同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法治观念:了解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制定的政策、战略,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责任意识: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自觉承担责任。 3.教学重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 4.教学难点: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呈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三名同学的假期经历有喜有忧,你从中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 教师总结:新变化(喜):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业发达。②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保护环境。③“互联网+”,促进经济迅猛发展。忧:①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对环境保护困难重重。②传统产业面临新兴产业的挑战,需要转型。 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 (一)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1.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呈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思考:现在我国已经国家强大,人民富裕,为什么还要改革?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1)教师总结:原因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教师补充讲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教师总结:原因②:社会矛盾转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师展示:视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们的幸福有“诗和远方”,以便加深学生对社会矛盾转化的理解。 2.教师展示:2018—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及相关漫画。 思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近5年来都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结论:原因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3.知识小结: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社会矛盾转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对策) 1.(PPT图片+材料呈现)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对策:①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伟大斗争,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师具体讲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集中在炼钢、炼铁、水泥等为代表的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为主的工业,为集约型发展模式。 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这些工业的比重,淘汰落后的、产能过剩的,同时提高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