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3371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96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 cover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7分) 1.张桂梅老师以她远大的bào fù( )和博大的xiōng huái( )坚守贫困山区数十年,这种fēi fán( )、无私的精神让人敬佩。 2.袁隆平爷爷是中国的yīng xióng( ),他的jié chū( )成就令世人敬仰。 3.看到被欺压的同胞遭受xùn chì( ),少年周恩来tǐ huì( )到了“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二、用“ ”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5分) 将士(jiāng jiàng) 要求(yāo yào) 签订(dīng dìng) 宁可(níng nìng) 骚扰(lǎo rǎo) 出租(zhū zū) (秦 泰)朝 (催 摧)促 (效 郊)果 (赛 塞)北 三、选一选。(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顾名思义”中“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 B.诸葛亮最终被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打动了。 C.这家店常推出扫码支付优惠活动,所以顾客盈门。 D.为了抢救落水儿童,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河流中。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位法官秉公执法,深受大家的爱戴 B.大将军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仍被人称颂。 C.妈妈今天的举动很奇怪,让我感到疑惑不解。 D.秋天来了,飞蛾深居简出,不再出来。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 B.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他采用了远避香港、蓄须明志、打针装病等办法。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三件事。 D.书信的最后应该先署名,再写日期。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改为转述句)(2分) 2.(教材核心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先写诗句的意思,再写出自己的体会)(2分) 3.体会不同语气的表达效果。(6分) (1)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2)下列两个情境中,用什么语气说合适 请补写句子。 【情境1】小明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你会这样提醒他:“ ” 【情境2】过生日,你收到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 五、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代诗人在诗中抒发爱国之情:《凉州词》中“ , ”写出了将士们舍身许国、淡看生死的豪迈气概;诗人李清照的“ , ”展现了英雄豪杰所向无惧的爱国热情。 2.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从“ , ”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冷月照边关的苍凉画面;“千里黄云白日曛, ”展现了塞上壮阔而又荒凉的情境。 3.华华要转学去一个陌生的学校,他非常沮丧。作为他的朋友,你可以用高适的诗句“ , ”来宽慰他。 阅读与鉴赏 六、短文阅读与分析。(16分) (一)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 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连声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二)难忘的一课 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带着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