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3630

16.3测量: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课件(共28张PPT)教案 2025-2026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0-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196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测量,16.3,物理,九年级,科版,学年
    第十六章 探究电路 第三节 测量: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1.物理观念 (1)能完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验,会选择实验器材,规划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进行实验,能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2)能运用欧姆定律等探究相关问题。 (3)了解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4)通过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5)会利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2.科学思维 通过现象和理论分析,推理灯泡电阻变化的影响因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3.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和操作规范的研讨,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2)经历定值电阻和灯泡电阻的测量过程,学会减小误差的方法,总结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总电阻和原分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实验规范操作和认真观察现象的习惯,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电阻不断变化的原因。 2.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一、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做电学实验的时候,发现一只阻值标识模糊不清的电阻,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测出该电阻的阻值吗?如何做? 二、新知探究 (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阻值 [课件展示] [提出问题]如何测量电阻?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R=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教师补充]由欧姆定律可知,只要用电压表、电流表同时测出电阻器工作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就可算出它的电阻值。这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成为“伏安法”。 接下来,我们探究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阻值。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实现多次测量。 [提出问题]实验之前应该注意什么? 1.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 2.为了保护电路设备安全,实验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3.采用什么方法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根据试触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量程。 [提出问题]实验步骤该如何设计呢?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线;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公式R=计算出R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的值。 [实验记录] [提出问题]如何减小实验误差?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电压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提出问题]如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电阻,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偏大。 (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小灯泡。 [实验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提出问题]实验步骤该如何设计呢?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