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2024辽宁重点高中高二期中)1950年4月,中荷两国代表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在先后4次谈判期间,荷方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所属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中,投票反对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等问题,以致建交问题无法进行。这说明当时我国外交( ) A.具有灵活务实的特点 B.以联合国为中心 C.坚持“一边倒”的方针 D.维护国家的主权 2.教材 史料改编(2024江西部分学校高二月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 A.使新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C.体现“一边倒”的和平外交方针 D.取代国际法在世界上的地位 3.(2025河北沧州高二联考)1956年,中国政府赠送埃及政府2000万瑞士法郎,中国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支援埃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964年1月,周恩来在同加纳总统恩克鲁玛会谈时,提出了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1967年9月,中、坦、赞三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对坦赞铁路援建工作。新中国的这些举措( ) A.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消除了意识形态上的限制 D.适应了国内政治经济建设需要 4.(2024河北张家口高二月考)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针对对共产主义的直接或间接攻击,周恩来在发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并说:我们是容许不明真相的人怀疑的……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周恩来此举( ) A.有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 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使中国成为主要的反帝力量 D.说明中国已经走出了外交低谷 5.(2025陕西部分学校高二期中)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断然放弃“一边倒”战略,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国家,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B.努力寻求更大外交空间 C.着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D.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 6.(2025北京丰台高二期中)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了建交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B.改善了中美间的紧张敌对关系 C.瓦解了二战之后的国际格局 D.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7.(2025浙江A9协作体高二期中)下图为1949—1982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示意图。对于图中1970—1973年出现的建交高潮,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B.中美建交推动外交高潮的出现 C.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中国外交事业打开了新的局面 题组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8.(2025河北张家口高二期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这一变化( ) A.得益于美苏冷战格局彻底瓦解 B.奠定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基础 C.根源于改革开放后国力的增强 D.彰显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 9.(2025河南许昌部分学校高二期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次派遣保障部队、军事观察员、警察和民事人员参加维和行动。据统计,2013年中国共派遣部队1865人、警察174人、民事人员39人。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