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594

4.7.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09-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50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7.1,上册,八年级,生物学,2024,传染病
  • cover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4.7.1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由幽门螺杆菌细菌引发的胃部疾病。感染这种细菌后,可能会引发慢性胃炎等疾病,甚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如图是某科研团队对其进行的一项研究,据此分析可知该细菌可通过 (  ) A.血液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蚊虫传播 2.(2025·桥西区校级开学)病原体是指( ) A.垃圾、废物和污水等 B.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 C.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D.能够引起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3.(国家发展情境 疾病与健康)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类中致病性高,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下列不属于其流行基本环节的是( (  ) A.甲流患者 B.甲型流感病毒 C.甲流患者的密接人群 D.甲流患者使用过的口罩 4.(2024八上·北流期末) 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不随地大小便 B.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C.勤洗澡,定期理发 D.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5.疾病可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判断以下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B.高血压 C.肺癌 D.呆小症 6.春冬交替时,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受流感病毒的侵袭。而预防流感的最有效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该预防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清除病原体 D.保护易感人群 7.(2024八上·曲靖期末)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左右,C14呼气试验可以检测人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公筷是防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B.可以用放大镜观察 C.有成形的细胞核 D.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8.从传染病和免疫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 B.诺如病毒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源 C.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D.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9.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  ) A.纹沼螺 B.淡水鱼虾 C.钉螺 D.蚊子 10.《汉书·平帝纪》中记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即汉代将患病者安置于空院子内为其治疗。这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计划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 二、填空题 11.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重点防控的外来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注射   达到预防目的。 12.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其基本特征有_____性和_____性。 1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 需要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_____,易感人群。 14.请你说出一种能随着饮食进入人体的寄生虫,然后说说要怎样预防它进入你的身体。_____。 15.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_____到达_____所经过的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三、实验探究题 16.实验探究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不同浓度的某消毒液对教室的消毒效果”的实验,过程如下:第1步:配制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1-6班教室进行消毒; 第2步:在每个教室的固定位置分别放置三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A、B、C,打开培养皿盖,10min后盖上培养皿盖并封好; 第3步:将所有培养皿置于28°C的恒温箱中培养48h; 第4步: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内的菌落数,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并根据分析所得的杀菌率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以下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要计算出A、B、C三组菌落数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