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837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提升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2302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
  • cover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小明用手拨动琴弦后,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空气 C.琴弦 2.声音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A.真空 B.水 C.固体 3.动物有自己的“语言”,蛇的发声方式是( )。 A.声带振动 B.舌头与嘴唇摩擦 C.鸣管振动 4.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声音太大对鼓膜造成伤害 B.利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结石 C.声音在山谷中回声 5.在庆祝六一儿童节晚会上,小娜演奏乐器古筝,她用相同的力弹奏“1”和“6”两根琴弦,发出的声音( )。 A.强弱不同 B.高低不同 C.强弱和高低都不同 6.下列诗句中描述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 B.谁家玉笛暗飞声 C.两个黄鹂鸣翠柳 7.声音是朝着( )传播的。 A.前面 B.后面 C.四面八方 8.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 )。 A.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B.宇航员距离太远 C.宇航员声音不够大 9.潜水员在水下能听到岸上人的喊声,这是因为(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10.弹吉他的时候,用相同的力从细弦到粗弦依次弹拨,声音的变化是 ( )。 A.从高到低 B.从弱到强 C.高低不变 11.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找了一块石头敲击附近的铁管,被救援人员发现从而获救。被困人员是利用铁管( )的特点发出求救信号的。 A.传声 B.通风 C.传热 12.拨动琴弦,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如果用手按住琴弦,琴声立即消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琴弦的振动幅度变小了 B.声音被手挡住了 C.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二、填空题 13.2025年央视春晚拉萨分会场现场的观众能听到歌声,是因为 可以传播声音。 14.相同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杯子里水越多,敲击杯口时发出的声音越 。 15.用一支笔敲击瓷杯子,用的力气越大,杯子发出的声音越 ( 填 “强”或“弱”)。 16.花样游泳选手的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 能传播声音。 17.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 产生声音。 18.按压橡皮筋,橡皮筋 (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 三、判断题 19.上课的铃声,我们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 20.只要有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21.击打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 ) 22.钥匙和毛绒玩具落入水中的声音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 23.在敲小皮鼓的时候,用力的敲击和轻轻地敲能改变声音的音色。 ( ) 24.用一支笔敲击瓷杯子,用的力气越大,杯子发出的声音越高。( ) 四、连线题 25.连线。 振动速度快 用力敲鼓面 声音低 振动幅度大 轻轻敲鼓面 声音高 振动幅度小 同样力度敲击大音叉 声音强 振动速度慢 同样力度敲击小音叉 声音弱 五、简答题 26.土电话是怎样传声的?它的结构会影响传声效果吗? 27.声音有什么用途? 28.怎样使乐器发出较强、较高的声音? 29.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六、实验题 30.如图,小科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圆筒一端,并在气球皮上挂了一个小泡沫球,然后在圆筒另一端敲击音叉,观察到小泡沫球被反复弹起。 (1)模拟 振动的装置。 (2)装置中,圆筒模拟耳朵结构中的( )。 A.耳神经 B.耳蜗 C.外耳道 (3)实验验证耳朵里的( )像气球皮一样薄,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听小骨 B.鼓膜 C.耳郭 (4)请简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耳朵,至少三项。 、 、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3页,共4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提升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