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5672

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10-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41815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单元,36张,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上册
  • cover
(课件网) 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1 乱世中的别离———《庭中有奇树》 2 乱世中的雄心———《龟虽寿》 3 乱世中的坚守———《赠从弟》 4 乱世中的悲惨———《梁甫行》 1 2 3 目录 乱世中的别离 ———《庭中有奇树》 文体知识 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的诗体 形式: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 古体诗特点: 1.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 2.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较自由。 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的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它是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战争频繁。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因此其内容多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和下层文人的彷徨失意,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 《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 《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 《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 《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实五言之冠冕也”; ———刘勰《文心雕龙》 “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异议。 ——— 明代谭元春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诵读诗歌 诵读诗歌 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这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盈:花香浓郁 站立了很久———思绪久积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一句用一抑一扬的手法,借物抒情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一副孤寂赏花图。 乱世中的 雄心 ———《龟虽寿》 诗人简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写作背景 官渡之战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扫荡袁绍之子袁熙、袁尚残余势力,于乌桓大败敌人。返回邺城途中目睹河朔一带的景物和风土人情,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组诗,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此时曹操已是 53岁。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开头为什么写到“神龟”和“腾蛇”,有何用意? 作者用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 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意识到年寿有限,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慨叹。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