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205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评(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63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三,哲学,必修,编版,统编
    单元测评(三) 1.A [解析] 五千年来,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正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五千年来,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这说明文化需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②正确。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而不是传统文化,③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 艺术院校师生及当地村干部带领村民开展手工艺品制作、文创作品销售,打造艺术庭院和“艺起富”共富工坊等,形成一批“乡村创客”旅游业态品牌,实现村民家门口创业就业。这体现了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②符合题意。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③说法错误。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均是文化的载体,且材料并非强调文化载体,④排除。 3.B [解析] “化”,甲骨文写作“”,左边为头朝下倒立的人,右边为头朝上站立的人,其义为变化。《说文解字》释为:“化,教行也。”可知化寓意为正立的人帮助倒立的人正过来,即让不正归于正,体现文化可以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可以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①④符合题意。文化可以推动发展,但是并不起决定作用,故②表述错误。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故③表述错误。 4.B [解析] 《黄河大合唱》雄壮的旋律震撼人心,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英雄乐章。这说明优秀的文艺作品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是国家振兴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①④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②说法错误。艺术创作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日益丰富,并没有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③说法错误。 5.A [解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华儿女具有要统一和强大的内在基因和追求统一的巨大动力。在今天,实现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谁也阻挡不了统一的趋势。这反映了中华大一统文化深刻影响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是实现两岸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不符合实际。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华文化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说法错误,④不选。 6.D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①③错误。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7.D [解析] 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社会实践,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其焕发生机与活力,①②表述错误,排除;该电影短片将中国独有的水墨韵味、动画趣味与先进技术完美结合,用东方哲学智慧诠释昆虫世界的寓言故事,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这启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现代高新技术能够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③④正确。 8.A [解析] 老师们向学生们介绍了不同流派的剪纸艺术及相关作品的寓意,通过网络将非遗剪纸引进校园。这表明非遗文化课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①②符合题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题干不体现,③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传播非遗文化,不涉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不符合题意。 9.D [解析] 材料并未体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A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也就未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B排除。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