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九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一框 社会责任我担当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将自身成长与国家发展相联系。 道德素养:心怀感恩,主动关心帮助他人,践行 “我为人人” 的道德准则。 法治观念:能够正确认识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的法律后果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健全人格: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养成积极负责任的思想品质。 责任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学习目标: 1.理解责任的含义,领会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只有担当社会责任,才能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美好社会。 2.学会在生活中对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负责,明白要树立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3.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懂得要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树立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对自己、他人和国家社会负责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责任”转向“主动创造责任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他们在》,思考:是什么驱使“最美逆行者”誓保家国安康? 教师过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离不开每个人的主动尽责、积极奉献。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义,增强责任感,自觉承担责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那么,什么是责任?怎样才能做到勇担责任、奉献社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第一节《社会责任我担当》。 二、自主学习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75-78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什么是责任? 2.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三、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一:什么是责任? 【生活观察】P75,社会实践任务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 回想你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说说你在其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完成下表。 小组合作讨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己承担了哪些社会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活 动 名 称 活 动 任 务 承 担 的 社 会 责 任 “整理我的学习小天地”个人习惯养成实践 每周固定时间整理书桌、规划学习计划,记录每日完成情况,坚持1个月。 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通过规律作息和自我管理,培养自律习惯,提升学习效率,为未来承担更多责任打下基础,是对个人成长和人生发展的责任担当。 社区“邻里互助”独居老人陪伴行动 每周六下午到社区独居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读报纸,帮老人购买生活用品、打扫卫生。 这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关注弱势群体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缓解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助力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体现对他人生活和情感的关怀责任。 “红色足迹”革命纪念馆志愿讲解活动 提前学习革命历史知识,在纪念馆为参观游客讲解革命先烈事迹,发放红色文化宣传手册。 这是对国家负责的表现。通过传播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更多人铭记历史、热爱祖国,助力弘扬民族精神,承担起守护国家历史记忆的责任。 “绿色家园”校园垃圾分类推广实践 制作垃圾分类科普海报,在校园内组织宣讲会,监督班级垃圾桶分类情况,带动同学正确投放垃圾。 这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推动校园乃至社会形成绿色生活风尚,承担起维护公共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课堂归纳】(笔记) 1.什么是责任?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表现:积极履行对他人的承诺,认真完成社会实践任务,遵守道德和法律 …… 这些都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3)要求:做负责任的人,既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更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