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656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5357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七,九年级,化学,2024,人教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测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是雾霾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健康无害 B.臭氧层的破坏与空气污染无关 C.大力开采化石能源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D.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2.成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钻木取火”的原理是升高着火点 C.“抱薪救火”说明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D.“煽风点火”中煽风为燃烧补充空气,使燃烧更旺 3.下列关于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瓶子变瘪,说明CO2能与水反应 B.实验②:通入氧气后的白磷才会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实验③:灯泡亮了说明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实验④: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5.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下过程(括号中是燃料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通常制成蜂窝煤,主要是利于充分燃烧 B.使用液化石油气锅底出现大量炭黑,需要调小灶具进风口 C.煤气泄漏时,立刻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未来燃料可能是氢气 6.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粉尘爆炸实验装置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应该用湿润的面粉 B.爆炸时,硬纸板被高高弹起 C.吹入空气是为了使蜡烛燃烧更旺 D.点燃蜡烛是为了照明,便于观察 7.目前我国农村仍在大量地利用燃烧薪柴来获取能量。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看,这是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C.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8.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简易灭火器,塑料瓶中盛放小苏打,通过注射器注入稀盐酸,利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达到灭火的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前关闭弹簧夹,向下推动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弹回原处说明气密性良好 B.利用该装置可以控制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D.生成的CO2能扑灭蜡烛火焰的原因是CO2隔绝了空气 9.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氢气: 还原反应 B.酸雨形成的原因: 化合反应 C.甲烷燃烧: 氧化反应 D.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10.以下实验的设计,没有体现控制变量思想方法的是 A.探究反应速率与接触面积有关 B.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A B.B C.C D.D 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5分)“围炉煮茶”是当下流行的休闲方式,其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生火时用喷火枪引燃木炭,从燃烧条件分析,喷火枪为木炭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2)若煮茶时通风不良,木炭不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煮茶使用电器时,因电路老化引发火灾,应先 后灭火。 (4)饮茶后,可用铁盖盖在炉子上面,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其灭火原理是 。 12.(8分)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 和 ,这是燃烧的 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 ,上层盏内油温 ,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 ,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注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