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882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0-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713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开学,解析,试题,政治,考试
    高二年级九月份(政治)学情监测试题 (范围:《哲学与文化》5-7课)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线”是中国画内在的灵魂,在闽画中有着充分表达。历观福建地域的中国画文脉,皆以线见长。八山一水一分田,在山与水、山与山、山与树林田野的际遇间,产生了千变万幻的线,加之闽人含蓄细腻、开拓坚韧的性格,以及在闽学文脉浸润下养成的专注、严谨皆刻入闽人的审美基因里,形成了闽画的特性。这说明( )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域形态促成了别具一格的文脉传统 ②“以线见长”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闽人尚线”的地域风格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④人民的生活是文化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一论断说明( ) A. 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B.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C.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才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D.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3.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 ) ①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中实现的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大凉山深处,坚固的钢梯铺就悬崖村的全面小康路;重庆“背篓专线”,让菜农“钱袋子”和市民“菜篮子”更好连接;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四好农村路”铺展开广阔乡村的新生活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道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材料表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④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加者并推动历史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下图漫画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主体的社会需要 ②只有不懈奋斗才能创造出幸福美好人生 ③价值观影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宗教是被压迫者的精神寄托,被压迫者可以通过宗教解决现实的苦难 ②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现实苦难在人们头脑中的如实反映 ③只有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才能从根本上废除作为人民幻想幸福的宗教 ④宗教是苦难世界的灵光圈,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世界的批判的胚胎 A. ①② B. ①④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