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885

2025-2026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第1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561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1章,练习,同步,现象,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第1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演奏者拨动古筝琴弦发出婉转悠扬的琴声。琴声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 A.手指 B.空气 C.琴弦 D.耳朵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的是音调 B.“隔墙有耳”说明真空能传声 C.装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超声波击碎结石,声波能传递能量 3.非洲草原上,一群大象停下脚步,在无声无息中一起改变了行进方向,关于这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之间交流没有依靠振动 B.大象之间的交流不需要介质 C.大象通过次声波传递信息 D.大象依靠心灵感应传递信息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防止噪声干扰,中考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表示“禁止鸣笛的标志是(  ) A. B. C. D. 5.琴和瑟都是我国的传统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手指振动产生的 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用响度来区分 C.弹拨琴弦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同一根琴弦振动部分越长,弹奏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6.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哼唱识别功能的音乐软件,当我们对着手机哼唱时,它就能识别出曲目。它识别歌曲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能量 7.如图所示是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的贾湖骨笛,它是以鹤类鸟的翅膀骨头制成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骨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悠扬的笛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吹奏出的笛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按住不同的笛孔发出笛声的响度不同 D.吹奏骨笛发出的音调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8.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防治噪声措施的是(  ) A.设立环境噪声检测仪 B.机场周边安装超声驱鸟器 C.球场外围安装围栏网 D.航母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9.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近瓶口吹气或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口吹气,发声体主要是瓶内的水 B.改变敲击瓶子力度,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C.相同力度向瓶口吹气,最左边的瓶子音调最低 D.相同力度敲击瓶子,最左边的瓶子音调最高 10.2023年国庆节,南海九江超级龙舟联赛某场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声能够在真空传播 B.锣鼓声与加油声的音色相同 C.用锣鼓声指挥选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有节奏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11.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编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只要敲击编钟,听力正常的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2.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D.潜艇上的船员不能听见超声波 二、填空题 13.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利用声音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   。 14.医务人员利用   波(选填“超声”或“次声”)震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   :当车辆距离障碍物太近时,倒车雷达会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能传递    (后两空均选填“信息”或“能量”). 15.如图所示,敲击音叉时,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且看到近旁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时,球被弹起的幅度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