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7310

周测12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师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周周测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4166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周测,教师,同步,纲要,中外
  • cover
周测12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2题每题3分,13-20题每题4分,共68分) 1.(2025·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下表为1919年部分报刊对五四运动的报道,它们可以反映出五四运动(  ) 报刊 文章标题 北京《晨报》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 北京《每周评论》 山东问题: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 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上海《申报》 书业决定“五九”停业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爆发于1915年,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了社会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并未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D项。 【命题点】五四运动的过程 2.(2024·黑龙江龙东联盟高一上期末)1919年下半年,朱执信、戴季陶、胡汉民等国民党人士发表了众多以唯物史观来分析中国历史、现状的文章;李汉俊、蔡和森等进步青年则发文指出,革命的知识分子与劳工运动相结合,已成为世界思潮之方向。这反映出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影响力扩大 B.劳动人民的利益得到广泛关注 C.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出现了分野 D.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质变 答案 A 解析 1919年下半年,不仅国民党中进步人士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部分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也开始重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这反映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故选A项;“广泛关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出现了分野,排除C项;“质变”说法有误,排除D项。 【命题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2024·苏州高一上期末)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很多重要会议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深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中共一大被誉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共一大的意义是(  ) A.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总结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答案 D 【命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4.(2024·惠州高一上期末)中共一大确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把中共一大目标作为最高纲领,同时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从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为首先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B.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C.对国情认识的深化 D.从幼稚开始走向成熟 答案 C 解析 中共二大在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体现了党对国情认识的深化,故选C项;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A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延安整风时期确立的,排除B项;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开始走向成熟,排除D项。 【命题点】中共二大 5.(2025·湖北楚天协作体高一下收心考)1923年11月,国民党代表邓泽如等11人向孙中山联名提出反对“容共”的报告。对此,孙中山说:“你们不同共产党合作,我就解散国民党,加入共产党。”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态度是(  ) A.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共产党接受和吸纳国民党 C.国民党当时要加入共产党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 答案 D 解析 孙中山认为需要与共产党合作,但是党内存在反对与共产党合作的声音,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当时的必然选择,故选D项;国共合作抗日开始于1937年,排除A项;国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