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7347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必修2

日期:2025-09-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373279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必修,人教,生物,学期,-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J”形和“S”形相关曲线 种群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速率 种群数量 02 种群数量 种群增长率 λ-1 定值 种群增长率 J形 S形 在“J”形曲线中: 种群增长速率 逐渐增大 在“S”形曲线中: 种群增长速率 先增大后减小 当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J”形和“S”形相关曲线 环境阻力 图中两曲线间的阴影部分代表_____,按自然选择学说,就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_____的个体数量。 环境阻力 淘汰 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6.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 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必须在c点 D. 若该图表示海洋中某种鱼的增长曲线,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则最佳捕捞时间在e点 A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1.2.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目标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条件和特点 环境容纳量原理与应用 种群数量的波动 课本P10 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1.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种群数量的波动 课本P10 2.种群数量的波动: 对于大多数生物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K值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数量总是围绕着K值上下波动。 处在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如蝗灾、鼠灾、赤潮等。 3.种群数量的爆发: 种群数量的波动 课本P10 4.种群数量的下降: 当种群长期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_____或_____的_____;如遭遇人类乱捕滥杀和栖息地破坏。 种群的延续需要有_____为基础。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_____等原因而____、_____。 持续性 急剧 下降 一定的个体数量 近亲繁殖 衰退 消亡 *对于那些已经_____的物种,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种群数量 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本P11 一.实验原理: 二.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三.作出假设: 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酵母菌的数量变化随时间呈“S”形增长曲线 在理想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形曲线;在各种资源有限或者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呈“S”形曲线。 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营养物质的_____、有害代谢产物的_____、pH的_____,酵母菌数量呈____形增长。 消耗 积累 改变 S ①自变量:_____ ②因变量:_____ ③无关变量:_____ 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本P11 四.实验设计: (1)变量设置 本实验自变量是什么?该如何设置? 时间 酵母菌数量 培养液的体积等 (2)材料用具 酵母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者肉汤培养液、试管、滴管、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酵母菌菌种 培养液 血球计数板 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本P11 (3)实验步骤 四.实验设计: 如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血细胞计数板 大方格 中方格 小方格 16(中格)×25(小格)型 25(中格)×16(小格)型 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规格,其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放大 血细胞计数板 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本P11 (4)酵母菌计数 四.实验设计: 16×25型: 一般取四角的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 25×16型: 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 (五点取样法) 16(中格)×25(小格)型 25(中格)×16(小格)型 ①工具:血细胞计数板 ②方法:抽样检测法 放大 血细胞计数板 大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