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7351

周测7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挑战——明清的建立与危机(教师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周周测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940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周测,同步,纲要,中外,必修
  • cover
周测7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挑战———明清的建立与危机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2题每题3分,13-20题每题4分,共68分) 1.(2025·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提到:“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据此分析,明太祖“罢丞相”意在(  ) A.分散相权 B.制约内阁 C.提高效率 D.加强皇权 答案 D 解析 在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朝廷政务由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掌管,同时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全部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据此可知,其目的在于加强皇权,而不是分散相权、提高效率,故选D项,排除A、C项;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时期,排除B项。 【题点】废宰相 2.(2025·沈阳郊联体高一期中)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时期 内阁的作用 明成祖 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世宗 夏言、严嵩为首辅时,“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明神宗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A.政治地位的提升 B.成为法定的宰相 C.是正式行政机构 D.掌握了决策权力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的地位不断上升,故选A项;阁臣升迁完全取决于皇帝好恶,排除B项;内阁的性质是内侍机构,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排除C项;内阁只是参与决策,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排除D项。 【题点】设内阁 3.(2025·茂名高一期末)麒麟被尊为“仁兽”“瑞兽”,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往往与盛世联系在一起。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非各国的交往,也包含着麒麟等动物的交流。与郑和下西洋直接有关的海上“麒麟贡”大约前后有七次,史称“麒麟外交”。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旨在促进物种交流 B.政治特征较为明显 C.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D.带有强烈经济目的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郑和下西洋利用麒麟的祥瑞象征,向亚非各国展示明朝的强盛,是宣扬国威、加强政治联系的体现,政治特征突出,物种交流只是附带结果,并非其主要意图,故选B项,排除A、D项;材料中未体现固守天朝上国观念的信息,排除C项。 【题点】郑和下西洋 4.(2025·云南红河一中高一期中)下面为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据此可知,明初(  ) A.海防安全受到重视 B.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C.政府保障漕运安全 D.政府加强陆上边境的防御 答案 A 解析 明洪武年间卫所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浙江、福建和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体现了当时倭寇骚扰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故选A项,排除D项;图表中东南沿海地区卫所比较集中,说明海防重心在防御外部倭寇问题,排除B项;明朝时期的漕运主要位于华北地区,以山东、江苏和天津为主,排除C项。 【题点】戚继光抗倭 5.(2025·河南部分学校高一下联考)明朝嘉靖年间创设了边俸制度,通过缩短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年限等手段,鼓励内地官员赴任北方、西南边远地区。清王朝由督抚拣选“深谙边情、老于边事”的能才贤吏组成边疆地区的职官队伍,实现了“量地选才、因缺授官”。这一变化体现了(  ) A.边疆治理不断深化 B.改土归流得以实践 C.选官制度发展完善 D.地方自治程度加深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选拔和任用适合的官员,能够更好地处理边疆地区的事务,体现了边疆治理的不断深化,故选A项,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排除C项;通过中央政府选拔和任命官员,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而不是地方自治程度加深,排除D项。 【题点】明朝巩固边疆的措施;清朝的疆域 6.(2024·北京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