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7801

周测2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演化(教师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998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球,周测,地理,同步,一册,必修
  • cover
周测2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演化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4·山西运城期末)图甲中的康拉德面是地球内部的次级不连续面,平均深度约20千米(陆地处)。其深度变化较大,最深约40千米,陆地最浅约10千米,海洋上明显较浅,甚至没有。图乙为“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推测康拉德面位于 A.地核 B.下地幔 C.地壳 D.上地幔 2.图乙中 A.①圈层的温度、压力、密度都较小 B.②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C.③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④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如图为“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M界面为 A.地表 B.莫霍面 C.软流层 D.古登堡面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小 B.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成正相关 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壳薄 D.地形高度与M界面深度呈现“倒影”的关系 读“地理环境圈层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所示四个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6.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物质与能量交换 B.大气环流 C.水循环 D.生物循环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圈由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 B.水圈由冰川和河水组成 C.生物圈由各种动物组成 D.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2025·重庆江北期中)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约1 060 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完成8~10题。 8.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9.火山喷发的物质最有可能来自 A.地壳 B.内核 C.外核 D.地幔 10.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025·甘肃定西期末)2024年3月下旬,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十堰市郧西县西北部的郧西大梁(秦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开展的重要化石层调查中,发现了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距今约4.19亿年到3.59亿年),为佐证秦岭山脉曾发生海陆变迁事件提供了重要科学实物证据。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珊瑚生活的地质年代 A.裸子植物繁盛 B.是铁矿成矿期 C.蕨类植物繁盛 D.青藏高原形成 12.该珊瑚化石在郧西大梁地区发现,可以有力地说明 A.在泥盆纪时期珊瑚生活在陆地环境 B.人类曾经剧烈地改变过地球环境 C.秦岭地区曾经是海洋环境 D.秦岭地区一直是陆地环境 (2024·江苏盐城期末)科学家对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如图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和北京猿人复原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乙中的生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4.甲、乙、丙、丁四幅图片,按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丙—乙 D.丁—甲—乙—丙 (2025·江苏南京期末)2024年11月29日经中国科研人员鉴定,于2021年发现的两具恐龙骨架化石来自一亿多年前,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将其命名为“百年鸳鸯龙”。据此完成15~16题。 15.“百年鸳鸯龙”生存的时期可能是 A.寒武纪 B.石炭纪 C.白垩纪 D.古近纪 16.“百年鸳鸯龙”活动时期 A.蕨类植物兴盛 B.裸子植物兴盛 C.联合古陆形成 D.现代海陆形成 穗花杉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为12-19℃,年降水量为500-2 000 mm,年相对湿度大于85%的地区。某科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道虎沟村的某化石层中,发现了两枚距今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