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8305

【同步提升】浙教版七上-专题01 探索自然的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典例+强化)(原卷+解析版)

日期:2025-10-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34557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学,解析,原卷,强化,典例,知识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专题01 探索自然的科学(全章节复习) 知识点一、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以自然界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勤于实验。解决一个小小问题的过程都可能有科学发现。 3、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事实与证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变和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4、科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5、科学技术的利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科学技术促进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国际单位是米。 3、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9纳米 4、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准确度的刻度尺。 选量程:选择刻度尺的量程时,要选择一次就能测完全长、不必分段测量的; 选分度值: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其测量精确程度越高。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要根据测量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精确程度的刻度尺。 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 精确程度要求较高,长度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因此要选用分度值是1毫米的米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精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1厘米的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2)使用时,有以下注意点: “放正确”是将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端,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用物体另一边对准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可得到物体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 “看正确”是指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读正确”是指在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除准确读出分度值会读的数字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如25.38厘米中,25.3厘米是准确值,0.08厘米是估计值 “记正确” 是指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值外 ,还要注上测量单位,只写数值而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而忘记写单位是初学者较容易犯的错误 5、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将小量变成大量的测量方法叫累积法。如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刻度尺的分度值大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体的长度。如测纸张厚度、硬币的厚度、铜丝直径等常用此法。 (2)平移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 如测小球、圆柱硬币等物体的直径。 (3)化曲为直法: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可以选取不易拉伸的细线与曲线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曲法等)上滚动, 记下滚动的圈数,用滚轮的周长乘圈数得出被测长度。 6、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的。 7、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知识点三、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m3 2、固体体积:m3 、dm3、cm3 等 3、液体体积:升(L)、毫升(mL)。1L =1dm3=1000mL 1m3 = 1000L 1mL = 1cm3 4、液体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 )量筒或量杯(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量筒和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