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质量测评(三)(第四章) (4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4·云南学业考)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1~3题。 1.1951—2021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2.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3.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2024·郑州模拟)挪威、瑞典与芬兰位于欧洲北部,都为发达国家,人口密度较低。如图为2015年三国的人口分布简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区域人口相对稀疏区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B.地形崎岖,纬度较高 C.森林茂密,环境优美 D.临近海洋,交通便利 5.该区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 ②交通拥堵 ③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④经济水平较低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6.针对人口老龄化,三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银发经济 B.控制人口增长 C.减少育儿补贴 D.增加国防兵源 (2024·佛山模拟)2023年9月,联合国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沙特阿拉伯举办。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7、8题。 7.中国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看到的建筑最可能是( ) 8.茶主题景观的申遗成功说明联合国鼓励( ) A.改善茶树品种,增加出口创汇 B.扩大茶树种植,改善大气质量 C.茶文化传播,实现可持续发展 D.改变茶树习性,增加茶叶产量 (2024·陕西学业考)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由泥土和石头砌成的房屋点缀在山水之间,与有着千年历史的梯田共同绘制了古村落的美丽画卷。据此完成9、10题。 9.在坑根石寨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10.坑根梯田存世千年的意义有( ) ①改变作物熟制,增加作物播种次数 ②增加石寨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③缓解石寨土地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 ④体现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共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24·威海学业考)聚落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图聚落景观变化的本质是( ) A.规模更大 B.人口越来越多 C.服务业不断完善 D.劳动生产方式改变 12.两河流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中东长期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下面为两河流域聚落分布图和当地民居图。据此说明两河流域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是( ) 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 ②聚落分布地区气候适宜,降水丰沛 ③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④石油资源也是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2024·泰安学业考)海草房以海草为屋顶材料,以石块作为墙体,是山东省沿海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民居(如图)。下列有关海草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就地取材用海草作为屋顶材料 B.厚实的尖形屋顶便于排雨排雪 C.海草房自然村落的减少是因为海陆变迁 D.海草房的开发与保护彰显了民俗文化的传承 ———象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某部落的传统民居,房子以竹、草为主要用料,手工编织而成。其尖顶下方隆起似大象“鼻子”,是入口遮阳篷;两侧有两个供空气流通的孔,似大象“眼睛”。右图为“象屋”景观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象屋”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头顶”—利于采光 B.“眼睛”—防止风沙 C.“鼻子”—防寒保暖 D.“身体”—就地取材 15.如今,“象屋”编织手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开发该传统民居的合理措施有( ) ①大力开发商业 ②传承营造技艺 ③保护民居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