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海陆分布与气候 地形地势与气候 人类活动与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复杂的,下列关于影响气候因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天涯海角隆冬暖———纬度位置的影响 B.大漠孤烟直———海陆位置的影响 C.雪域高原盛夏寒———地形的影响 D.华北平原春干旱———地势高低的影响 (2024·威海学业考)某校学生利用课间,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在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水和沙子,将温度计放入同一深度,置于太阳下,观测温度变化(如图),读实验记录表(下表),完成2、3题。 实验记录表 时间 水 沙子 早上上课前(7:55) 20℃ 中午午休(12:30) 25℃ 30℃ 傍晚放学后(19:00) 19℃ 16℃ 2.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对气候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3.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 ) A.夏季,我国普遍高温 B.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C.青藏高原全年气温低 D.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 (2024·长沙学业考)318国道是“西藏自驾游”热门旅游线路。读图,完成4、5题。 4.暑假从夏日炎炎的成都出发,到达拉萨时充满春天气息,这主要因为( ) A.深入内陆 B.靠近海洋 C.纬度增高 D.地势抬升 5.“怒江72拐”是318国道一段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适合设置在沿途的交通提示语有( ) ①连续急弯,缓慢通行 ②悬崖路窄,谨慎驾驶 ③野象出没,注意避让 ④陡坡地段,小心落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也是冬奥会举办最多的地区。意大利城市米兰与科尔蒂纳丹佩佐获得2026年冬奥会的举办权。这将是意大利第三次举办冬奥会。下面为阿尔卑斯山脉的资料。据此完成6、7题。 资料卡 气温:在海拔2 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0℃。 降水量:海拔3 000米附近为最大降水带。海拔3 200米以上为终年积雪区。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的山峰。 6.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 A.海拔从高到低降水逐渐增多 B.海拔从高到低降水逐渐减少 C.海拔从低到高气温逐渐上升 D.海拔从低到高气温逐渐降低 7.阿尔卑斯山脉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8.南极发现一种“新鱼类”———冰鱼,它们依靠寒冷的水温生存。研究发现,当海水温度上升5℃时,就会影响冰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它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态症状,如果长期生活在较高温度的水域容易造成死亡。造成冰鱼生存环境海水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空洞 D.极地淡水资源的开发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了全球十大赏秋地。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及十大赏秋地分布图(如图),完成9、10题。 9.十大赏秋地大部分在( ) ①北半球中纬度 ②北半球热带 ③亚欧大陆中部 ④0℃至10℃等温线之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A地区成为纬度最低的赏秋地,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内陆 B.海拔较高 C.人口较少 D.雪山众多 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长白山东南侧与西北侧的植被密度不同,而且植被分布垂直变化明显。读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垂直变化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冬季风 D.海陆因素 12.气温与降水差异对长白山东南、西北两侧植被的影响有( ) ①东南侧降水少,植被稀疏 ②东南坡是阳坡,植被茂密 ③西北坡降水多,植被茂密 ④西北坡是阴坡,植被稀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素养提升·人地协调观)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家园。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一次实践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 探究主题 气候变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