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0333

【新教材】湘美版二上 第三单元 第4课《影子的联想》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838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素养,核心,影子的联想,4课,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影子的联想》教学设计 课题 影子的联想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影子的联想”为主题属于美术课程中 “造型 表现” 领域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载体,承接了前期对基本造型和色彩的学习。内容按 “认知 - 观察 - 实践 - 拓展” 逻辑编排:以猜影子游戏引入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的变化,并详细讲述如何通过观察影子的轮廓进行添画设计。教材能匹配 “激发兴趣、掌握技能” 目标。学习任务:展开想象,创作影子的联想画。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运用线条、色彩、造型等艺术语言,将影子与联想内容结合,搭配鲜明色彩突出添画的主体,展现具有个人风格的画面。2、创意实践:鼓励打破常规思维,对同一影子进行不同联想创作,在实践中探索多种创意表达,提升创新能力。3、通审美感知:欣赏不同风格的影子艺术作品,感受影子的线条美、轮廓美以及联想创作的意境美,培养对生活中光影美的感知能力。4、文化理解:介绍影子文化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影子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与意义,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绘画能力,但对专业技法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色彩的掌握、对应的含义、背景画幅的构图等内容仍需加进学习。需通过作品直观对比分析激发认识和判断等。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影子的形态特征,掌握从影子展开联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光影与造型的基本关系,能将联想的事物通过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呈现出来。 难点 引导想象力较弱的学生打开思路,找到合适的联想方向。 材料准备 手电筒、台灯等光源设备;素描纸、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2、找一找,画一画,影子形态多变幻;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出示图片) 观看图片和视频。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 猜猜看他们是谁的影子?(出示图片)葫芦娃、黑猫警长、哪吒猜一猜,左边的形象是根据哪个影子添画出来的 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影子的轮廓,添画成不同的形象。从光源角度看,光源在正上方,影子短且在物体正下方;光源斜射,影子变长,方向与光源相反;光源靠近物体,影子变大、模糊;光源远离物体,影子变小、清晰。白天阳光角度变,影子早晚长、中午短,方向也随太阳位置转。小技巧影子添画小技巧形态贴合:顺着影子边缘添画,比如树影的弯曲轮廓可添成小鹿的脖子,避免线条突兀。细节点睛:在影子空白处加关键细节,如把杯子影子的圆形顶部添画成花朵的花蕊。色彩呼应:添画部分色彩与影子背景或物体本身呼应,比如红色苹果的影子旁,添画红色的小瓢虫。场景联想:根据影子所在场景添画,如地面影子旁添画草地、石子,让画面更完整。二、艺术欣赏学生作品欣赏艺术作品欣赏(展示图片)三、实践练习学习活动变换角度观察影子,看看它像什么,再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猜图游戏。学习影子的变化。学习小技巧。进行艺术欣赏。动手实践。 引导学生根据影子猜图,提高学生课堂兴趣,引入本课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影子会随着角度、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对影子进行添画设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力。 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激发设计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