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0859

13《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87710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导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黑塞与王佐良都写了与书籍的遇见,他们之间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火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读书:目的与前提》和《上图书馆》去探索。 学习目标: 1、了解随笔的特点及相关知识,知人论世。 2、概括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读书经历和体会; 3、对于作者阅读的认知,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自己的观点。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黑塞的诺贝尔颁奖辞: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个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在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自我研学 王佐良回顾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清楚地感觉到,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他喜欢到图书馆读书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于是他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上图书馆”之乐。这既是对自己学习经验的介绍,也是对广大求学者的呼吁∶热爱读书吧,从中你不只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还能增强理性、获得教养等。 创作背景 第二部分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说说各自读了什么书?有何感受? 一、(1.2)读书的目的 二、(3—7)读书的前提 三、(8)针对现实,提出读书建议:阅读杰作 段1: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段2:获得途径之一 ———研读世界文学 段3:认识自己,凭爱好读书 段4:读书前提:个体的个性或 人格追求 段5—7:自己读书经历为例证明 获得真正的修养 个体的个性或 人格追求 任务1:理思路:梳理《读书:目的和前提》思路,完成思维导图 《上图书馆》 以名言引出图书馆之乐 (1-3) 上图书馆的经历 (4-9) 升华:上图书馆有其奇趣 (10) 公书林图书馆 清华图书馆 包德林图书馆 圆形图书馆 时间顺序 理思路:完成《上图书馆》思维导图,并说明写作顺序 任务2:二、读什么书? 书籍名称或类型 读书的过程或想法 书籍对他的影响 黑塞 《鲁滨逊漂流记》 《一千零一夜》 巴尔扎克的小说 《老子》《论语》《庄子》《孟子》《吕氏春秋》《中国民间童话》、中国抒情诗歌和通俗小说 激发了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一坐就是几个钟头。 曾经期待充满狂热与纠葛的故事,却失落于详细的财务状况;很久之后重新发现其独特的价值。 通过父亲的指点,开始阅读《老子》,并逐渐从转译本到德译本,从《老子》到各种中国文学的书籍。 灰色的的大海里也可以捞到珍珠 读书要认清自我,过去的自己读不了,现在的自己放不下。 体会到了中国精神对于今日欧洲的意义。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令人振奋和感动。 法国国立图书馆 “文华公书林”———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 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 地点 所读之书 书籍对他的影响 “公书林” 清华图书馆 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 圆形图书馆 英文小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