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1384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0-0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4439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平衡,第二章,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 课前自主预习 一、相同条件 正反应 逆反应  正反应 逆反应 SO2+H2OH2SO3 相同 同时 小于 二、1.零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保持不变 2.(1)可逆 相等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2)可逆 相等 = 动态 = ≠ 不变 发生移动 [问题思考] (1)提示: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18O2的加入会与SO2结合生成含 18O的SO3,同时含 18O的SO3又会分解得到SO2和O2,使SO2中也含有 18O,因此 18O存在于SO2、O2、SO3这三种物质中。 (2)提示:不一定。首先要明确该反应体系中是否有非气体物质参加,再考虑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相等,然后判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否为变量。 (3)提示:若只给出反应物,则是从正反应方向建立平衡;若只给出生成物,则是从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若既给出反应物又给出生成物,则是从正逆反应方向同时建立平衡;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D [解析]        2SO2(g)+ O2(g) 2SO3(g) 某时刻/(mol·L-1)       0.1   0.05   0.3 逆反应极限转化/(mol·L-1)   0.4   0.2    0 正反应极限转化/(mol·L-1)    0    0    0.4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浓度范围:00.4 mol·L-1,故B错误;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SO3的浓度为0.4 mol·L-1,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浓度应该小于0.4 mol·L-1,故C错误;若SO3完全反应,则SO2的浓度为0.4 mol·L-1,实际浓度为0.35 mol·L-1,小于0.4 mol·L-1,故D正确。 例2 B [解析] 该反应有固体参与,气体总质量为变量,总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①正确;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容器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②错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③错误;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变量,当其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④正确;该反应有固体参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则气体总质量为变量,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⑤正确;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结合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当v正(B)= 2v逆(C)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正确;B正确。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解析] (1)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并不是浓度相等。 (2)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并不是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5)1 mol N≡N断裂的同时,有6 mol N—H形成,反应速率为同一个方向(均为正反应方向),无法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2.B [解析] 6 s之后氯气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A正确;6 s时处于平衡状态,反应不会停止,仍在进行,B错误;8 s时已是平衡状态,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正确;0~2 s生成氯气0.30 mol,2~4 s生成氯气0.09 mol,可知0~2 s内生成Cl2的平均反应速率大,D正确。 3.B [解析] 如果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则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故不能根据压强不再变化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错误;D是固体,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等,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