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1457

【学霸笔记】高中物理同步周测9《波的衍射 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综合应用》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日期:2025-10-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33538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师,一册,必修,选择性,人教,波的衍射 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综合应用
  • cover
周测9 波的衍射 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综合应用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1、2、3分别表示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相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相等 C.3与1的波长、频率、波速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不相等 答案 D 解析 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与入射波相等,故A、B错误;折射波的波长、波速与入射波不相等,但两者的频率相等,故C错误,D正确。 2.某同学观察到波长不同的水波通过三个宽度相同的狭缝时的现象时拍下了甲、乙、丙三幅照片,三幅照片中的波长分别是狭缝宽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通过狭缝后波长变短 B.照片中是水波的衍射现象,有些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C.此现象可以说明,波长一定时,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 D.此现象可以说明,缝宽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答案 D 解析 水波通过狭缝后波长不变,A错误;照片中是水波的衍射现象,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任何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B错误;该实验的狭缝宽度相等,波长不相等,则此现象可以说明,缝宽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C错误,D正确。 3.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轻质绳在中点位置分叉成相同的两股细绳,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离分叉点相同长度处用左、右手在身体两侧分别握住直细绳的一端,同时以相同频率和振幅上下持续振动,产生的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细绳传播。因开始振动时的情况不同,分别得到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波形。则(  ) A.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并不相同 B.甲图中绳的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 C.乙图中绳的分叉点右侧始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 D.乙图只表示细绳上两列波刚传到分叉点时的波形 答案 C 解析 题图甲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相同,则题图甲中绳的分叉点是振动加强的位置,A、B错误;题图乙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相反,则题图乙中绳的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在分叉点的右侧始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C正确,D错误。 4.如图为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产生的波形,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为使两波在相遇区域能发生稳定的干涉,应(  ) A.增大S1与S2的间距 B.减小S1的振动振幅 C.将槽中的水换成油 D.增大S2的振动周期 答案 D 解析 两列波都在水中传播,波速相同,由题图可知S1产生的波的波长比S2产生的波的波长长,根据v=λf可知S1产生波的频率小于S2产生波的频率,为使两波在相遇区域能发生干涉,应使两列波频率相同,所以应增大S1的振动频率或减小S2的振动频率,根据T=可知,可以减小S1的振动周期或增大S2的振动周期,D正确;改变S1与S2的间距或减小S1的振动振幅或改变传播介质均无法使两列波满足干涉的条件,A、B、C错误。 5.如图所示是用发波水槽演示多普勒效应的实验照片,水槽固定不动,波源以固定频率振动并以某一速度沿x轴方向移动,A、B是位于x轴上的两个质点,则在图示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 B.A处波速大于B处波速 C.质点A振动的频率大于波源频率 D.质点B振动的频率等于波源频率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单位时间内在A点接收到的波面数量比B点多,则在A点观察到的频率比在B点观察到的频率高,可知波源向x轴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A、B处于同一介质,A处波速等于B处波速,故B错误;单位时间内在A处接收的波面数量较多,则质点A振动的频率大于波源频率,故C正确;单位时间内在B处接收的波面数量较少,则质点B振动的频率小于波源频率,故D错误。 6.汽车排放尾气时,常发出较大的噪音。在汽车中安装干涉消音器能够有效消除这类噪音。消音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