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测10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其中“钱随水光而显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答案 D 解析 钱反射出的光线被碗侧壁挡住,人看不见钱了,倒入一些水后,钱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钱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选D。 2.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中,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到玻璃砖的圆心O时,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当光由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时,既有反射光线又有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可能,A不可能;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既有反射光线又有折射光线,故C可能;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故D可能。 3.如图所示,有一束单色光从介质A穿过介质B再进入介质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B对该光的折射率最大 B.介质C对该光的折射率最大 C.光在介质B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D.光在介质C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答案 B 解析 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该光从B分别进入A和C时,C对该光的偏折程度大于A对该光的偏折程度,可知C对该光的折射率比A的大,光线从A进入B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故A的折射率大于B,可得nC>nA>nB,A错误,B正确;由n=可知,光在B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C中传播的速度最小,C、D错误。 4.如图所示,把一个横截面QMP为等边三角形的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直线SD与QP共线。在S处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直线光束与SQ夹角为30°,该光束射向棱镜的MQ侧面上的一点。调整光源S的位置,使从棱镜另一侧面MP射出的光线射在D点,且恰有SQ=PD。不考虑光线在棱镜中的反射,则( ) A.玻璃棱镜的折射率为n= B.玻璃棱镜的折射率为n= C.经过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75° D.经过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45°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A点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玻璃棱镜的折射率为n==,故A正确,B错误;经过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θ=2×30°=60°,故C、D错误。 5.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为半圆,小明将一束平行单色光线垂直于半圆的直径AB射入透明介质,如图所示,发现在半圆弧上恰好有半圆周长三分之一的圆弧部分没有光透出,则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 ) A.3 B.1.5 C. D.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入透明介质后,从圆弧面AB射出时,有部分光线发生全反射,因在半圆弧上恰好有半圆周长的圆弧部分有光透出,则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为60°,由发生全反射时sin C=,其中C=60°,则折射率为n==,故选D。 6.如图所示,取一个半径为r的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液面上。调整大头针插入软木塞的深度,使它露在外面的长度为h。这时从液面上方的各个方向向液体中看,恰好看不到大头针。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液体的折射率n= B.此液体的折射率n= C.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v= D.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v=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结合光路可逆原理知,大头针的最底部反射的光线照射到软木塞的边缘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则sin C=,由sin C=,则此液体的折射率n==,故A、B错误;由n=,可知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v==,故C错误,D正确。 7.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ABC为真空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