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测12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质量为m=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t=4 s时物块动能大小为( ) A.1 J B.9 J C.6 J D.2 J 答案 A 解析 根据动量定理,t=4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p=I=F1t1+F2t2=2×2 N·s+(-1)×2 N·s=2 N·s=2 kg·m/s,动能大小Ek== J=1 J,故选A。 2.如图所示,这是一个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关于该弹簧振子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振子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sin(0.5πt) cm B.在3~4 s时间内,振子的动能在增大 C.在第2~3 s这段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减小 D.该振子在t=100 s时的位移是-4 cm,路程是4 m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A=4 cm,T=4 s,ω==0.5π rad/s,则该振子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sin(0.5πt-π) cm,选项A错误;在3~4 s时间内,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则速度增大,动能在增大,选项B正确;在第2~3 s这段时间内,振子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则加速度增加,速度减小,选项C错误;100 s=25T,则该振子在t=100 s时的位移是0,路程是25×4A=400 cm=4 m,选项D错误。 3.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要发生衍射现象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B.机械波频率较大时,绕过障碍物时衍射不明显 C.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的尺寸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D.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答案 B 解析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故A、D错误;机械波在某种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变,根据v=λf,频率越大,波长越短,绕过同一障碍物时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B正确;对同一列波,若波长与缝、孔或障碍物的尺寸越接近或波长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故C错误。 4.双缝干涉实验的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光屏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光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不再清晰 B.若将光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不会发生变化 C.若将光屏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D.若将光屏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发生变化 答案 C 解析 双缝干涉发生后,并不只在光屏处有干涉图样,而是在双缝右侧的空间,只要通过双缝后,在两列光相遇的地方叠加都能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并且在新的位置干涉条纹仍很清晰,故A错误,C正确;将光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双缝与光屏的间距变小,由Δx=λ可知,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小,故B错误;将光屏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5.将上下振动的振针水平移动,移动过程中在水面上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水波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针向右移动 B.振针向左移动 C.在A处的观察者,接收到的水波频率等于振针的振动频率 D.在A处的观察者,接收到的水波频率比振针的振动频率大 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可知振针(波源)前进方向上的水波变得密集,在其反方向的水波变得稀疏,因此振针向右移动,故A正确,B错误;由于波源远离观察者,则观察者接收到的水波频率比振针的振动频率小,故C、D错误。 6.地震波既有纵波也有横波。某次地震时,震源正上方60 km处地面上的地震检测仪先监测到地面上下振动,5 s后地面左右晃动。在监测中获得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地震横波的波动图像,t1=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0.15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该地震横波的周期T>0.15 s,假设纵波与横波频率相等,则( ) A.地震横波波速比纵波快 B.地震横波的波速为3 km/s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