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1509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复习课件(20页ppt)

日期:2025-09-2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614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科学,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流程: 提出问题 建立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不支持假设, 修改或提出新假设 探究方法: 观察 实验 1.滴管: 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中。 2.酒精灯 加热液体时: 1、加热前要擦干试管外壁,防止水滴流下炸裂试管 2、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要先均匀预热防止炸裂 3、加热时不要使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防止炸裂 4、试管夹要夹在离试管口 1/3处 5、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6、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于桌面约成45度角,试管口 不要朝向自己或别人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方法: 探究流程: 实验 观察 控制变量法: 对照组 实验组 ①探究型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 ②测量型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者多次重复实验的原因: 多个参与/多次实验原则: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方法: 探究流程: 观察 实验 测量 长度: 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定义: 进率: m→dm→cm→mm 每一级都是十进位 km→m→mm→μm →nm每一级都是千进位 刻度尺的使用: 1. 观察测量范围量程、最小刻度值、单位; 2. 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待测物体一端对齐; 3. 读数(带单位); 读数=准确值+估读值 最小刻度 最小刻度下一位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方法: 探究流程: 实验 测量 长度: 观察 体积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定义: 进率: m3 →dm3→cm3 换算的进率是1000 L →mL 换算的进率是1000 1mL=1cm3 排水法: 1.先量出适量的水;(浸没物体,但不超过量程) 2.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然后测出体积; 3.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 量杯:上密下疏;量筒刻度均匀 未知:仰小俯大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方法: 探究流程: 实验 测量 长度 体积 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不超量程 充分接触 稳定读数 视线相平 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 体温计 量程 最小刻度 构造 1℃ 0.1℃ 0-110℃ 35℃-42℃ 细小弯管 无细小弯管、 三棱柱 不甩,只升不降 观察 课堂练习 (1)900毫升=_____升 (2)200 cm3=_____mL (3)0.5立方米=_____升 (4)0.0085立方分米=_____毫升=_____立方厘米=_____升 (5)5 mm=_____dm=_____m (6)20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 (7)5.295 m=_____cm。 (8)712 μm= m。 (9)34.8 m= nm。 0.9 200 500 8.5 8.5 0.0085 0.05 0.005 200 2000 3.48×1010 529.5 7.12×10-4 单位换算 课堂练习 1.当你感冒了到医院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哆嗽、鼻塞,然后给你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 ) 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或假设 C获取事实或证据 D.表达交流 C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体小且绿色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生长 B体小且绿色 C.能繁殖 D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B 课堂练习 3.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实验、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C 课堂练习 4.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操作如下:量筒放置水平桌面上,仰视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mL。该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2mL B.小于12mL C.大于12mL D.无法判断 C 5.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C 课堂练习 6.小科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测量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总是存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