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测6 常见的天气系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你是暖气团,我是冷气团,每一次相遇,你总是潇洒地离我而去,留下一片云雨。”这是地理人独有的情诗。据此完成1~2题。 1.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2.下列能正确表示该情诗中“我”所在位置的是 A B C D 热带气旋经过某片海域时,后方常出现冷却海区形成冷尾流。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 A.气旋中心气压高、风速大 B.冷尾流区域上空降水增加 C.气旋呈逆时针辐合上升 D.冷尾流有利于新气旋形成 4.与冷尾流成因密切相关的有 ①云层变厚,导致地面辐射增强而降温 ②降雨减少,导致大气逆辐射减弱降温 ③大风拖曳,导致海水上泛扰动而降温 ④海水蒸发,导致损耗热量而降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形成“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如图示意一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5~7题。 5.地形在M处“锢囚低涡”形成中的作用为 A.影响北上气流强度,改变气流移动路径 B.仅改变了南下气流强度 C.减弱南下气流强度,改变气流移动路径 D.仅改变了气流移动路径 6.“锢囚低涡”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主要由于 ①中心气压低 ②控制时间长 ③冷空气势力弱 ④影响范围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 A.气压显著降低 B.风速明显增大 C.太阳辐射增强 D.昼夜温差减小 广西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利用校园气象站在某月17~22日期间进行了气象观测。如图是“观测结果统计图”。据此完成8~9题。 8.20日,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低气压 C.暖锋 D.高气压 9.18日气温日较差较大,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白天地面辐射弱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D.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秋台风通常是指9-11月生成的台风。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于9月6日16时20分在我国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给多地造成严重灾害。据分析,“摩羯”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其在超强台风级别维持时间长达64小时。完成10~11题。 10.最能反映“摩羯”气流运动特征的是 A B C D 11.相比夏台风,秋台风更易形成超级台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低纬度海区水温高 B.地转偏向力增大 C.副高势力增强 D.下垫面摩擦减小 在气象上,通常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或“梅雨期”。相对正常梅雨而言,“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以及严重的“倒黄梅”(在有些年份某地区黄梅天气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就好像黄梅天气在走回头路重返该地区,所以称为“倒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现象。据此完成12~14题。 12.正常年份,发生梅雨天气的地区和时间是 A.东北地区 8月 B.江淮地区 6月 C.华北地区 7月 D.南部沿海 5月 13.形成“倒黄梅”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高压偏弱 B.印度低压偏强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 D.阿留申低压偏强 14.出现“倒黄梅”天气的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如图为“近地面某天气系统部分要素示意图”,虚线AB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