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测4 河流地貌的发育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区一河流示意图”及“从甲地到乙地流水堆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显示出 A.河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B.河流在乙处流速比甲处慢 C.b处河床比a处泥沙沉积多 D.河道c处坡度比b处缓 2.近年来,甲地河流堆积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A.耕地面积扩大 B.降水量有所增加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大力发展旅游业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期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研学旅行。同学们注意到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有牛轭湖分布。完成3~4题。 3.牛轭湖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③④②① 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 D.①③④② 4.牛轭湖除了内蒙古东部草原外,以下哪个地区最常见 A.青藏高原 B.横断山区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南丘陵 如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西南向东北 6.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流量增加 B.植被破坏 C.地壳抬升 D.地壳下降 7.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拆除水坝 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 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河阶又称堆积坡,是河流下切作用造成河谷斜坡形成台地地形。如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某段河谷阶地剖面图”。完成8~9题。 8.据图推测该地区地壳曾 A.间歇式下降5次 B.持续式下降5次 C.间歇式上升5次 D.持续式上升5次 9.每个河阶上砾石层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冰川沉积 B.流水搬运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读“某地貌模式图”,完成10~11题。 10.由图可知 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较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11.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A.山前 B.河流入海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内陆盆地中心 甲、乙、丙三地是河流经过的地区,图①②③是三幅“河谷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甲、乙、丙河段与①②③剖面对应正确的是 A.甲处剖面图为① B.乙处剖面图为② C.甲处剖面图为③ D.丙处剖面图为① 13.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冲积扇发育于出山口 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 D.峡谷多发育于河流下游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洪积扇发育众多,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如同叠瓦,被称为“叠瓦状洪积扇”。如图为“阴山南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 B.沟谷众多 C.河流季节变化大 D.地势高差大 15.甲地堆积物下层比上层 A.形成早,颗粒大 B.形成晚,颗粒大 C.形成早,颗粒小 D.形成晚,颗粒小 16.推测甲、丙洪积扇面积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丙河流域降水更丰沛 B.丙河流域土质更疏松 C.甲河流域地势更陡峭 D.甲河流域植被更茂密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的叶王村(行政村)被蒲河的五道弯曲贯穿全村,村中整体地貌呈“S”形奇特分布,各自然村被蒲河分割包围。叶王村整体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如图示意叶王村“S”形地貌(局部)。据此回答17~18题。 17.叶王村各自然村位于 A.冰碛丘陵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深切河谷 18.该河流对自然村落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①深厚肥沃的土壤 ②温暖湿润的气候 ③较高的崎岖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