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2323

【学霸笔记】高中地理同步周测11《第3~5章综合练习》湘教版 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911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必修,选择性,教版,第3~5章综合练习,学霸
  • cover
周测11 第3~5章综合练习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大部分地区 ①受高气压控制 ②受低气压控制 ③为晴天 ④为阴雨天气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据图判断,甲、乙、丙三个锋面中 A.甲锋面附近天气变化最剧烈 B.乙锋面附近风力最强 C.丙锋面移动速度最快 D.乙锋面附近降水强度最大 3.该地可能位于 A.欧洲西部 B.中国东部 C.北美北部 D.澳大利亚南部 某年11月6日8时,我国北京的一位妈妈望着窗外的纷纷落叶,给正在国外留学的女儿打电话,以下是部分电话内容。妈妈:“生日快乐!”思琪:“妈,您记错了,我的生日是6日,明天才是。”……妈妈:“冷吗?”思琪:“不冷,只是阴雨天气多起来了,不像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阳光明媚。”据此完成4~5题。 4.妈妈所在地和思琪所在地的气候分别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5.思琪留学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A.罗马(41°N,12°E) B.巴西利亚(16°S,48°W) C.圣弗朗西斯科(38°N,122°W) D.温哥华(49°N,123°W) 如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M地气温可能是 A.22 ℃ B.26 ℃ C.16 ℃ D.15 ℃ 7.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地形 8.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圣地亚哥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B.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C.圣地亚哥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D.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 高含沙量条件下河床的剧烈冲刷现象称为“揭河底”现象,“揭河底”冲刷会引起黄河主汛期河床形态的剧烈调整。如图示意黄河龙门水文站监测的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关系。据此完成9~10题。 9.1977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甲、乙两点龙门站含沙量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甲点含沙量变小,流速较快 B.甲点含沙量变大,流速较慢 C.乙点含沙量变小,流速较慢 D.乙点含沙量变大,流速较快 10.图示两次洪水过程中,“揭河底”现象发生在 A.1971年7月的水位上涨期 B.1971年7月的水位回落期 C.1977年7月的水位上涨期 D.1977年7月的水位回落期 太平洋表层海水可通过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其在北冰洋表层海洋环流和物质能量输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及物质能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如图示意太平洋表层海水经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据此完成11~12题。 11.太平洋表层海水流入楚科奇海最多的时段为 A.12月~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12.太平洋表层海水过多流入对楚科奇海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A.加速海冰消融 B.海域温度降低 C.沿岸降水减少 D.海陆轮廓变化 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如图示意1950~1990年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据此完成13~14题。 13.据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SOI值距平与表层海温距平呈正相关 B.1955年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约为-1.0 ℃ C.SOI值距平高时,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D.表层海温距平最高时,SOI值距平最低 14.当SOI值为正距平且数值较大时,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太平洋上东南信风势力减弱 B.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少 C.澳大利亚东部干旱灾害多发 D.我国冬季寒潮天气增多 融雪洪水和雪崩是重要的自然灾害,积雪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