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陆游 CONTENTS 目录 01 03 02 04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05 课堂小结 06 课堂练习 07 布置作业 08 板书设计 1.了解陆游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 2.把握诗歌内容,提升诗歌审美鉴赏能力; 3.体悟诗歌“愤”的具体内涵,感受与学习诗人矢志报国的豪情。 4、熟背诗歌。 01学习目标 02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中“愤”的具体内涵,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2. 掌握诗歌中对比、用典等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二)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诗人“愤”的根源,体会其对南宋朝廷的批判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 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03课堂导入 南宋是一个盛产爱国文人的时代。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 --辛弃疾《永遇乐》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六州歌头》 03课堂导入 南宋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朝代,由于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金兵掳去,宋高宗赵构得以登上帝位。尽管当时宋朝的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领,但从赵构的心理上来说,他并不想收复失地,因为一旦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他将无地可处。正鉴于此,南宋历史上有很多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形象,比如岳飞、辛弃疾、陆游等。他们心里压着太多的愤慨,今天,我们就通过陆游的《书愤》来一同感受一下前人的情感。 第四部分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金兵烧杀抢掠,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内心。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凄婉的爱情:君埋地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19岁这一年,陆游迎娶了表妹唐琬为妻。娶唐琬之前,陆游是出了名的书痴,12岁时就成了众人口中的神童,半步都不愿离开书斋。娶唐琬之后,陆游的心里眼里都是唐琬。然婚后三年,陆母以陆游沉迷,不思进取,以唐琬不能生育为由,让陆游休了唐琬。陆游不忍,百般无奈,只得又买了宅子,偷偷将唐琬安顿,可不久,就有人告密,陆游无法,忍痛休了唐琬。七年以后,二人再次相遇于沈园,唐琬已经改嫁,她与丈夫赵士程同游沈园。《钗头凤》 作者简介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短暂的军旅生活 48岁这一年,陆游终于来到南郑抗金前线,这是陆游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一段时期,这是他期待了一辈子梦想落地的地方,他终于来到边关,匹马戍梁州。在南郑不久,张炎被撤回,陆游也被撤回四川,细雨骑驴入剑门,战马出征的梦想就此破灭。 陆游在川、陕生活的9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诗歌创作收获最多的时期。这就是陆游把自己的全部诗歌编为《剑南诗稿》、把自己的文章编为《渭南文集》的原因。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北宋灭亡。五月,幸免于难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赵构就是宋高宗。但可悲的是,赵构虽为皇帝,却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他惧怕与金朝打仗。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秦桧于绍兴九年正月不顾一切,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做金的属国也就心满意足了。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题目解读 “书”:动词,写,抒发。 “愤”:愤懑、悲愤。 “书愤”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