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C B A A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C A B 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7分) 答案:(1)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6分) (2)(5分) (3)更容易看到B点。因为最高点大致位于AB之间的中点,向A点瞭望,中间有一突起的山峰阻挡视线;向B点瞭望,中间是一凹地,不易阻挡视线。(6分) 17.(本题20分) 答案 (1)位于南半球,低纬度(或热带)地区;非洲西南部,大西洋东岸;北邻刚果(布)和刚果(金),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4分) (2)沿海地区海洋水汽充足;寒流降温作用,水汽易凝结成雾;干季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易凝结成雾;寒流的降温作用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雾气不易扩散。(5分) (3)纬度低,温度较高,光照和热量充足,可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降水量丰富;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地势落差较大,适宜生长的树木种类较多;开发时间晚,人类活动影响小。(5分) (4)对安哥拉: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3分) 对中国: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消化国内过剩产品,优化国内产业结构。(3分) 18.(本题18分) 答案 (1)地质时期,胡康谷地植物茂密,昆虫繁多,火山活动频繁,大量火山灰石块坠落砸击树木,松脂类树木伤口处流出树脂,包裹住一部分昆虫后掉落地表,随后发生地壳活动,树脂没入地层之中,经矿化作用形成虫珀。(6分) (2)有利影响:煤炭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地壳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火山爆发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温室气体增多,大气温度升高,加速植物生长;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有利于提高周围地区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6分) 不利影响:火山爆发,大量岩浆涌出,烧毁周边地区植物,减少植物数量;火山灰大量覆盖植物表面,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层,大气浑浊,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等。 (3)虫珀比石质化石的科研价值更大。虫珀可以更好地保存古生物,古生物保存度高;虫珀多为透明形态,利于科研人员直接观察。(6分)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上学期9月联考 高一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45分) 下图为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五个考察站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是( )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南寒带 C.位于高纬度 D.位于西半球 2.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3.南极新站至泰山站的最短航线为(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东南再东北 读秦岭山区某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若图中两条河流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唐代诗人岑参在《登总持阁》中写道“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图中最可能欣赏到诗中景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首个火星类比区,目前国际上已经建立的火星类比区有澳大利亚中部、南极干谷、美国西部、北非等共50多个。研究显示,火星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