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40分) 1. 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10分) 秋天的校园格外热闹,学校组织了一场 “秋日寻宝” 活动,活动开始前,老师告诉大家宝藏藏在学校后面的(shān pō)_____上,那里长满了金黄的小草,还能看到高大树木的(zhī gàn)_____随风摆动;为了(zhāo yǐn)_____更多同学参与,老师准备了大家最爱的(zú qiú)_____作为奖品,(jiě mèi)_____俩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拉着手跑向集合点;比赛开始后,同学们(kuáng huān)着冲向前方,突然有人发现路面因为刚下过小雨变得(shī rùn),大家赶紧(jí máng)放慢脚步,生怕不小心(pèng tóu),最后在(lǎo shī)_____的指引下,所有同学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宝藏,开心地分享着这次有趣的经历。 2. 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凤凰(fèng fēng) 摇晃(huàng huāng) 飞扬(yáng cháng) 照例(lì li) 糊涂(hú hū) 戒尺(jiè jiě) 3. 选字填空,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提 题:他( )出了许多意见;这篇课文的( )目是《不懂就要问》。 (2)壮 状:大青树长得十分粗( );他向老师说明了事情的( )况。 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摇( )晃脑 ( )头散发 张牙( )爪 提心( )胆 面红耳( ) 手忙脚( ) 鸦雀( )声 糊里糊( ) (1)上述词语中,形容人慌张的是( ),形容非常安静的是( )。 (2)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_____ 5.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6分) (1)那声音真好听!( )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 6.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 (2)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_____ ## 二、课文理解(20分) 1. 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下列对《大青树下的小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有粗壮的大青树、古老的铜钟和凤尾竹 B. 同学们来自不同民族,团结友爱,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C. 课文先写学生上课时的情景,再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D.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这所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花的学校》的作者是( ) A. 吴然 B. 泰戈尔 C. 袁枚 D. 孙中山 (3)“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出自( ) A. 《大青树下的小学》 B. 《花的学校》 C. 《不懂就要问》 D. 《所见》 (4)《所见》中“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刻画了牧童( )的形象 A. 调皮捣蛋 B. 天真活泼 C. 胆小怕事 D. 勤奋好学 (5)下列词语中,不是描写学校生活的是( ) A. 摇头晃脑 B. 鸦雀无声 C. 五谷丰登 D. 糊里糊涂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学生们来自不同的民族,有( )族、( )族、( )族等,大家在学校里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2)《花的学校》中,当( )落下的时候,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3)《不懂就要问》的主人公是( ),他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因为( ),所以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表现出他( )的精神。 (4)《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袁枚,诗中“牧童骑黄牛,( )”描绘了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歌的情景。 ## 三、课外阅读(20分) # 我的校园时光 我的校园像一座美丽的花园,充满了欢乐和温暖。 春天,校园里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桃花、杏花竞相开放,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同学们在操场上放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在蓝天上飞舞,像是在和白云打招呼。 夏天,教学楼前的大樟树长得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课间休息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