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让教学更有效 第五单元 经典名曲(二)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展示与拓展 05 课堂达标 06 课堂总结 目 录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与学唱,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旋律、宁静浪漫的意境,体会无伴奏合唱独特的和声美感,提升对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力度变化,生动表现出歌曲情感,增强歌唱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声部改编或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声部改编或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欣赏阅兵式图片,谈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奋力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中国这样的强大实力,容易吗? 那你知道战争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吗?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被迫背井离乡。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首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歌曲《嘉陵江上》,去感受一位流亡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 让我们一起聆听这段饱含深情与力量的音乐,去触摸那段沉重而又热血的历史。 聆听歌曲 判断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激动、悲愤地,表达了流亡同胞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歌曲背景: 《嘉陵江上》创作于1939年4月 ,词作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这首词原是他在重庆创作的一首散文诗,反映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曲作者贺绿汀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跟随黄自先生学习作曲技法,他一生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歌寄托了对失去的东北三省家园的怀念,唱出收复失地决心。 下面带着悲愤的情绪朗诵歌词 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 歌曲中出现了3/4和4/4拍子,这叫作混合拍子。 再次聆听歌曲 边听歌曲边律动,听听这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该作品采用二段体曲式结构。 聆听第一乐段 1.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第一段:情感基调悲伤,运用三连音音型、感叹型长音和拖腔等手法,如“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中“打到了”用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失去了”使用三连音 ,生动展现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旋律多在低音区徘徊,营造沉重压抑氛围。 第一乐段由八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注意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音符、三连音、变化音#2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 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 注意空拍、三连音、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五乐句简谱 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六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六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节奏、三连音、五连音、同音高连音线、波音、渐慢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七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七乐句简谱 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八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 注意空拍、同音高连音线、变化音#5、#2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整体演唱第一乐段 聆听第二乐段 1.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 3.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第二段:表达对未来憧憬和抗战胜利决心,较多运用弱拍上八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