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上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教材第一目分析了中华文化的来源及特征,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并且本目从文化价值的角度阐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及做法。第二目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以及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学科知识的积累,九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腐朽的、自信的和盲目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一大环境下,九年级学生受其身心发展水平、认知能力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部分学生的盲目崇拜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堪忧。当前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间节点,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坚定中华文化底色,传承并践行中华美德,坚定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0) 【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2)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5) 【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6)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教学难点:厉行法治不同主体的要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播放《哪吒之魔童闹海》海外票房破亿片段,《哪吒2》海外票房破亿,北美排片大增,有望冲击全球影史前三 2设问引导: “同学们,《哪吒2》2025年我国春节贺岁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遍全球,它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次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传播的成功实践,影片将中国神话、道教文化、中医药文化与东、西方美学等元素完美融合,赢得了全球观众的认可。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些带有中华文化印记的作品能火遍全球?它们背后藏着怎样的‘中华文化密码’?今天我们就通过《延续文化血脉》,一起解开这个密码。” 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电影为切入点,结合2025年时效性数据,激发探究欲,自然引出“中华文化”主题。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 (二)新课讲授(35 分钟) 探究1:中华文化从何而来?(形成与内容) 【教师活动】“拉萨望果节、瑶乡盘王节、草原那达慕”的图片,提问“这些民族节日你了解多少?它们的来源能说明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给予3分钟讨论时间,每组选1名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创造,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师活动】假如遇到外国友人,你会向他介绍哪些中华文化?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甲骨文→楷书)、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论语》《资治通鉴》)、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四大发明、蜀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西游记》《富春山居图》)”等。 探究2:中华文化有何特点?(特点与薪火相传) 【教师活动】从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中华文化内涵,可以得出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博大精深。 【教师活动】对比分析:呈现“四大文明古国地图”(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提问“这四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