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6640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新课标全国命题趋势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56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全国,答案,趋势,命题,新课标
  • cover
第六单元新课标全国命题趋势卷 经夏商周而立秦汉,生长于东方大地的中华文明,跋涉数千年岁月而来,穿梭于生死枯荣的古文明之林间,历风霜雨雪而初心未改,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文明的发展道路。学校将开展“赴一场文明之约”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一、制作主题板报,请完善板报内容。 【文化之光】中华文化,民族基因。同学们搜集了板报素材,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从神秘古朴的甲骨文到婉约豪放的唐诗宋词,文字如同潺潺流水,滋养了中华儿女的心田,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huáng与沧桑。书法、茶艺、陶瓷、国画、京剧等艺术形式,无一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或淡雅清新,或绚丽多彩,或深suì内敛,或豪放不羁,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1.板报素材中有两个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助注音。(2分) 潺潺流水(  )     豪放不羁(  ) 2.整理板报素材的过程中,某同学有几个字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加以补充。(2分) 辉huáng(  ) 深suì(  ) 3.【诗歌中国】寻迹诗词中的地名,解锁古典文明密码,丰富板报内容。请你探寻与一座城市有关的诗词记忆,完成下面表格。(8分) 地点 古诗文名句 诗歌情感 建康(今江苏南京)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①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收复中原的渴望。 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 京口(今江苏镇江) ③_____?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对英雄的赞赏和钦佩(暗含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不满)。 京华(今北京)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④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济世情怀,关心民生的诚心,知音难觅的感慨。 潼关(今陕西潼关) ⑤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对潼关雄伟气势的赞叹。 轮台(今新疆轮台) ⑥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因友人离开的惆怅。 4.【文物中国】循迹文物,追溯华夏历史。板报制作过程中同学们搜集了承载中华文明的文物的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题目。(6分) 何尊: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多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巧妙绝伦。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如今【甲】_____我光泽暗淡,【乙】_____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古时,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国”字有兵戈守护的城邦的意思。何尊铭文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 (1)阅读材料,你认为“宅兹中国”的含义是_____ _____。(1分) (2)在【甲】【乙】两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分) (3)请你根据以下资料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可仿照上面材料)(3分) 【资料夹】西汉铜镜 背面边缘铸有一圈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镜背采用鎏金工艺。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5.以书为舟,阅见文明,从而将心得体会呈现在板报上。班级组织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任务。(6分) (1)同学们读完《简·爱》后开展了交流分享活动,小苏将简·爱的生活经历做成下面的导图,小江看完导图后,很想知道简·爱为什么要告别过去,去新地方生活。请你从图中的“地点”中任选一处,为小江解释原因。(3分) (2)“色彩”具有象征性格的作用,例如:红色———具有反抗精神;紫色———富有正义感;黑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