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6685

甘肃省白银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6071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甘肃省,白银市,多校,2024-2025,年高,三下
  • cover
高三化学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物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主要成分为合金的是 A. 春秋时期玉钺 B. 战国彩绘陶鸭 C. 汉镂孔云纹铜染炉 D. 唐胡人舞蹈木俑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 的VSEPR模型: B. 分子中键的电子云图: C. HClO的电子式: D. 基态氯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3. 物质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的关联说法错误的是 A. 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而不存在分子间氢键 B. 硬度:金刚石>石墨,因为金刚石是三维共价结构,而石墨是层状结构 C. 还原性:,因为Al最外层电子数为3,而Fe最外层电子数为2 D. 稳定性:,是因为键比键键长更短,键能更大 4. 实验,是化学离不开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装置可以用于和NaOH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 B. 图2装置可制备固体 C. 图3装置可用于制取并验证乙炔的性质 D. 图4装置可通过半透膜内液体遇碘水未变蓝,证明淀粉完全水解 5. 二苯乙二酮(丙)是一种有机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实验室可用苯甲醛制备二苯乙二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B. 甲→乙的转化中,官能团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C. 一定条件下,乙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 D. 一定条件下,丙与足量发生加成反应后,产物分子中存在4个手性碳原子 6.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 B. 反应物的总煡能小于生成物的总煡能 C. 反应平衡常数 D. 平衡后升高温度,增大,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7. 一种新型材料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其中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已知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和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B. Y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 C. XYZ为无毒物质 D. X、Z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8. 无水常用作芳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还含有少量和)制取无水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溶”后所得溶液中主要离子 B. “氧化”步骤中可选择双氧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氧化剂 C. 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步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D. 作用是与水反应生成和HCl,从而抑制的水解 9. 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 与配位能力: B 工业生产中,向熔融态的氯化钾中加入钠块,加热至时可制得单质钾 还原性: C 将红热的木炭加入浓硝酸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 D 用pH试纸测得某浓度溶液显酸性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其水解平衡常数 A. A B. B C. C D. D 10. 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用还原法可以将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与的混合气体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反应Ⅰ知,氧化性: B. 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D. 理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