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6967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部分解析版)

日期:2025-09-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9419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解析,部分,试题,地理,月月
    高二年级 9 月份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世界杯进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所以 MN 为晨线,C、D 错误;世界杯进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地球上除极昼极夜地区昼夜长短 变化幅度增加,所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不断变大,与纬线的夹角不断变小,B 正确,A 错误。故 选 B。 2.【答案】A 【解析】11 月 21 日至 12 月 18 日,南半球处于夏半年,澳大利亚悉尼位于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 C、D 错误;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在此期间悉尼昼渐长,A 正确,B 错误。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M 岩石位于花岗岩周围,是岩浆侵入后,周围的石灰岩受岩浆的高温高压作用 形成的变质岩—大理岩,板岩是由页岩变质而成,D 正确,A 错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 成玄武岩,B 错误;砂砾岩为沉积岩,C 错误。 4.【答案】A 【解析】甲山峰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类型为向斜,甲是向斜山,A 正确;乙河谷下方岩层向上 拱起,地质构造类型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B 错误; 丙处地表岩石是砾岩,不是可溶性岩石,不能形成喀斯特地貌,CD 错误。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由侏罗纪时期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 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转变成了砂岩,便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可知,波浪谷 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结合图 2 中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可知,图中①表示岩浆,②表示岩浆岩, ③表示变质岩,④表示沉积岩。故选 D。 6.【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波浪谷岩石的形成过程首先是由泥沙沉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砂岩,之 后地壳抬升,不断受外力风化剥蚀而形成。故选 A。 7.【答案】C 【解析】沉积岩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因此沉积岩由先到后的顺序是④③②①;岩浆岩只 第 1页 共 3页 会侵入到已形成的岩层中,因此岩浆岩形成晚于它侵入或切穿的岩石,同理⑥形成晚于⑤,因此图 中岩石形成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⑤⑥。 8.【答案】B 【解析】⑤是岩浆岩,岩浆温度高,石灰岩受热形成大理岩,因此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大理岩。 9.【答案】A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因此导致喜马拉雅 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上最高山脉的主要作用是内力作用———地壳运动,A 正确。 10.【答案】A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喜马拉雅山脉在两大板块的水平挤压作用下,向上隆起,这就是山脉长 高的原因,因此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长高”,主要是因为地壳的水平运动,A 正确。 11.【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故图中聚集区 的地理事物为油气,A 正确。 12.【答案】B 【解析】甲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搬运,形成谷地。所以其形成 过程与侵蚀作用、张力作用、搬运作用有关,故选 B。 13.【答案】C 【解析】由图 1 可知,甲、丙位于凹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岸坡度较陡,C 正确, A 错误。乙、丁位于凸岸,水流速度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岸坡度较缓,B、D 错误。故选 C。 14.【答案】D 【解析】河流最初形成是直流,对应②。水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水流向右偏转,不 断侵蚀右岸形成凹岸,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水流流速快,在惯性作用下容易受到侵蚀,凸岸水流 流速慢,不易受到侵蚀,以堆积为主,形成凸岸,对应④。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河流弯 曲度不断变大,最终裁弯取直,对应①。原有弯曲河道水量减少,淤积增加,逐渐被废弃,与河流 分离,形成牛轭湖,对应③。故选 D。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