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7858

1.1.1走进生物学实验室课件(共3课时)苏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45018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1,走进,生物学,实验室,课件,3课时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章 认识细胞 第1节 第3课时 实验器具及科学探究 苏教版 七年级 生物(上) 4 8 1 7 10 13 11 9 5 12 3 6 2 14 认识结构 01认识显微镜 ((4)要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还应调节[   ]细准焦螺旋。 (5)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6)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最佳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   。 A.取镜 B.观察 C.安放 D.对光 E.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欲使镜筒大幅度下降,应转动[   ]   ,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填名称) (3)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应该转动   (填名称) ACDBE ① 粗准焦螺旋 物镜 转换器 ② 右上方 5X和10X (1)显微镜的构造中,放大物像的是[   ]   和[   ]   。 (2)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使用   物镜,如果光线较暗,应使用大光圈和   。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填字母)。 (3)若视野②是使用目镜10×和物镜10×的组合来观察,则该物像被放大了   倍。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 (4)若进一步放大物像,需转动   换高倍镜,此时视野会变   填“亮或暗”) a 目镜 b 物镜 低倍 凹面镜 e 100 右下 转换器 暗 放大镜 (一)观察器具 03其他常用探究器具 解剖盘 解剖剪 镊子 刀片 (二)解剖器具 03其他常用探究器具 (三)计量器具 量筒 天平 03其他常用探究器具 (四)加热器具 陶土网 三脚架 酒精灯 03其他常用探究器具 03其他常用探究器具 试管 烧杯 研钵 试剂瓶 培养皿 药匙 滴管 (五)通用器具 03其他常用探究器具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应该学习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不要随意触摸或启动仪器设备。 1.实验开始前: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必须先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 2.实验过程中: 所有的药品都应该远离火焰; 禁止随意混合或加热实验试剂; 禁止加热密闭的容器或外部尚未完全干燥的玻璃器皿; 注意安全使用锋利、尖锐的器具等。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如果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 2.实验过程中: 当实验试剂溅到眼中或皮肤上时,应该及时用清水冲洗,情形严重的应该及时送医; 发生火情等事故时,应该及时处理并报告老师,情况危急时还应该报警。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应该按要求处理实验生物,并彻底清洗实验器具等; 使用过的实验试剂应该倒入专门的废液缸,而不能随意倒入水池; 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洗手,并关闭实验室的水、电设备和门窗。 3.实验结束后: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 (4)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提出问题: 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生活中的现象:碗里腐烂的肉出现了蛆 蛆是从哪里来的?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答案作出的解答。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收集证据等)方面。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科学探究常常要进行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均可以成为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一般只有一个(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变量外其他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