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切实推进劳动教育深入实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充分挖掘家乡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和劳动教育资源,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工作,探索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举措,培育学生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不断创新和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学校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员: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劳动教研组长 三、现状分析 1.现有条件:校园面积大,校园绿化面积大,学生可劳动实践的机会多;学校周边以村居为主,学生居家劳动稍多,自身底子具备;学校可拓宽劳动实践的领域多,稍加改造便可以实践使用;富有园林种植经验的教师多,可进行相关课程建设探索。 2.突出问题:师生及家长思想意识不够,认为这项教育不是学生该学习的,对学习无益,甚至影响学习。 四、总体目标 1.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聚焦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获得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通过参加上级“劳动教育全员培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劳动教育专项培训”工程,打造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3.弘扬劳动精神,立足本区地域特点,发挥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课程。 4.完善“科研引领、行政推进、教研规范”的推进劳动教育推进策略。 5.每学期末创一批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形成结集。 五、推进实施策略 (一)加大宣传,形成正确认识 劳动文化融入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定期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借助班级群、公众号、校报等宣传平台,加大上级政策及劳动教育的益处宣扬,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全体思想认识。 (二)丰富课程体系 1.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方案,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可分散或集中安排。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色发展和课程建设,创新开发整合实施,要明确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坚持大课程理念和课程群研究,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促进横向学科融合,纵向学段贯通。 2.设立劳动日、劳动周、劳动月。每学年设立学校劳动周或劳动月,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优化组合,集中体现课程教学成果,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展演活动。每周二是我校劳动日,全校劳动大扫除,从地面卫生,图书角整理,墙壁卫生、校园绿植区维护等,人人有活干,事事完成有评价。 每年的五一、十一是劳动周,暑期、寒假是劳动月时间。因时间长主要是推行项目式劳动教育。如对家乡菜品的学习,从低年级的认识,品尝了解特点,到中年级的学习一道拿手菜,高年级的能独立完成至少两道菜的制作。如体验式劳动教育:低年级走近身边的劳动者,观察他们的一日工作,画画的方式致敬劳动者。中年级不仅要走近劳动者,还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体验他们的生活。高年级不仅要体验还要化身主播报道出从这些劳动者身上感受到的,学到的。 (三)保障课时 参照上级文件,切合年段特点整体规划小学阶段劳动课内容,序列化推进劳动课实施;开设劳动课,明确科任教师,明确教研员(可与校本地方兼任),明确备课、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