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7898

2.1 电子的发现与汤姆孙模型 学案 (1)

日期:2024-05-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299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电子,发现,汤姆,孙模型,模型,学案
  • cover
2.1 电子的发现与汤姆孙模型 学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阴极射线及电子发现的过程; (2)知道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的实验及理论推导。 【学习重点】 阴极射线的研究,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理论推导。 【知识要点】 1、阴极射线 气体分子在高压电场下可以发生电离,使本来不带电的空气分子变成具有等量正、负电荷的带电粒子,使不导电的空气变成导体。 2、汤姆孙的研究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高压电场的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穿过C1C2后沿直线打在荧光屏A'上。 (1)当在平行极板上加一如图所示的电场,发现阴极射线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向下偏,则可判定,阴极射线带有负电荷。 (2)为使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则请思考可在平行极板区域采取什么措施。 在平行极板区域加一磁场,且磁场方向必须垂直纸面向外。当满足条件: 时,则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则: (3)根据带电的阴极射线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可知,其速度偏转角为: 又因为: 且 则: 根据已知量,可求出阴极射线的比荷。汤姆孙把新发现的这种粒子称之为电子。电子的电荷量 e=1.60217733×10-19C 3、汤姆孙阴极射线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建立了葡萄干面包模型 【典型例题】 汤姆孙用来测定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管内的阴极K发出的电子(不计初速、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经加速电压加速后,穿过A'中心的小孔沿中心轴O1O的方向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平行极板P和P'间的区域.当极板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处,形成了一个亮点;加上偏转电压U后,亮点偏离到O'点,(O'与O点的竖直间距为d,水平间距可忽略不计.此时,在P和P'间的区域,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磁场的强弱,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时,亮点重新回到O点.已知极板水平方向的长度为L1,极板间距为b,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 (如图所示). (1)求打在荧光屏O点的电子速度的大小。 (2)推导出电子的比荷的表达式 解:(1)当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亮点重新回复到中心O点,设电子的速度为,则 ……① 得 ……② 即 ……③ (2)当极板间仅有偏转电场时,电子以速度进入后,竖直方向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④ 水平作匀速运动,在电场内时间 ……⑤ 这样,电子在电场中,竖直向上偏转的距离为 ……⑥ 离开电场时竖直向上的分速度为 ……⑦ 电子离开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经t2时间到达荧光屏 ……⑧ t2时间内向上运动的距离为 ……⑨ 这样,电子向上的总偏转距离为 ……⑩ 可解得 【学后反思】 收获 疑问 【达标训练】  1.汤姆孙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 C ) A.原子核     B.质子    C.电子     D.中子 2.汤姆孙用实验证明电子的普遍存在,揭示原子是有结构的,汤姆孙建立原子模型是( D ) A.西瓜籽的分层镶嵌模型 B.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C.西红柿籽区段分布模型 D.葡萄干面包模型 C C1 C2 Y A S 磁场 x L 萤幕 D S S O 电场E A y e m y1 y2 v0 v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