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0110

【考点突破练】专练三 地理统计图(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日期:2025-09-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377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解析,优化组合,名校,百强,高中
    专练三 地理统计图(分值: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梯度风是指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不受地表摩擦力影响的风力。如图为“不同地区不同高度梯度风占比示意图”。完成1~2题。 1.相同高度上,城区梯度风占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城区 ( ) A.人口工业集中,气温较高 B.楼房高大密集,摩擦力大 C.水域面积较小,比热容大 D.空气尘埃较多,污染严重 2.同样高度,若城区梯度风占比变小,将会导致 (  ) A.城市热岛效应加强 B.郊区大气污染加重 C.城市逆温天气增加 D.农村雨雾天气多发   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持续发展,可能影响国家粮食和边疆安全问题。如图为“黑龙江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省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出生率过低 B.死亡率过高 C.性别比例失衡 D.人口流失严重 4.该省人口减少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是 (  ) A.延缓农业现代化进程 B.农业生产效率降低 C.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D.农业用地比重提高   如图为“1950—2020年中国和朝鲜粮食单产变化图”。完成5~6题。 5.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朝鲜单产出现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  ) A.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B.气候变化导致灾害加剧 C.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落后 D.农作物种植熟制的变化 6.我国下列省份和朝鲜粮食生产结构最接近的是 (  ) A.辽宁省 B.甘肃省 C.浙江省 D.四川省   海域地名是指人类为一定界限内海洋区域赋予的特定名称。中国拥有广阔的海域空间和悠久的海洋开发、利用历史,中国先民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的过程中,较早地对海域空间进行了命名,留下了丰富的海域地名遗产,其中许多海域地名至今仍在使用。受政治、社会、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唐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总体呈现出南移的趋势,对依赖航海文化和海洋交流的核心区域影响深远。如图示意对220条海域地名所处的地域进行统计,得出的我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海域地名数量(单位:条)。据此完成7~8题。 注:在统计中,若某海域跨2个省级行政区,海域地名各算0.5;跨3个省级行政区,海域地名各算0.33;跨4个省级行政区,海域地名各算0.25;跨6个省级行政区,海域地名各算0.17。 7.图中甲省较 (  ) A.天津海域面积小 B.广西海岸线长 C.江苏优良海港少 D.海南海水年均温高 8.我国许多海域地名沿用至今,有利于 (  ) A.增加渔业捕捞 B.维护海洋权益 C.保护生态环境 D.丰富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30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南澳岛(116°56'—117°09'E,23°23'—23°29'N)位于我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地处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背靠汕头经济特区,素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南澳岛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南澳岛分为后宅镇、云澳镇和深澳镇。 材料二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技术结合实地勘察,科学研究人员分析了1976—2021年间南澳岛海岸线总长度较1976年共增长了11.06千米。海岸线一般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其中云澳镇人工岸线稀少。 材料三 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带变化区域分布图(图1),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线变迁强度统计图(图2)。 (1)描述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线变化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推测云澳镇海岸线变迁强度在2013—2017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4分) (3)简述自1976年以来,南澳岛海岸线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 1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4分) 据美国夏威夷MLO站观测数据,2021年大气中CO2浓度比工业革命(1760年)前增加了50%,北极地区的增温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两倍,出现“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水热量输送等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密切相关。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提供的海冰数据显示,在1979—2016年期间,北极地区夏季海冰的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