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巷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50分) 1.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了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远古骆驼化石。无独有偶,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左图为北极地区远古骆驼生活复原示意,右图为地质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据此完成下题。 根据材料推测( ) A.2.8亿年前的南极大陆纬度较低 B.350万年前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全球变暖 D.远古骆驼生活时期北极地区干旱少雨 下列两图分别示意西藏自治区年太阳福射总量分布及年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西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南少,东北多 C.南多北少 D.东南少,西北多 3.影响西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纬度位置、地势 B.海陆位置、降水 C.地势、降水 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 A.没有大气层 B.有自转运动 C.有公转运动 D.存在高级智慧生命 5.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是因为( ) A.地球质量大,可吸附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 B.宇宙空间无限大,天体在运动中互不影响 C.地球体积大小适宜,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D.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有适宜生存的温度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下图为“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7.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莫霍界面以下 B.古登堡界面以下 C.Ⅱ圈层 D.Ⅰ圈层 8.下图为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B.2022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 C.耀斑爆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D.2022年是耀斑活动最弱年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10.地震发生时,震区人们的感受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1.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 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1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左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右图中a、b、c、d代表不同地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14.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