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80769
4.2《遵守规则》议题式教案(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日期:2025-09-2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04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2025-2026
,
统编
,
上册
,
法治
,
道德
,
八年级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1.通过司机礼让与老人鞠躬的案例,理解“尊重规则=尊重生命”的道德内核,树立“心有戒尺”的底线意识。 2.通过设计“完善禁停区规则”提案活动,培养通过合法途径(调查报告、社区讨论)参与规则优化的法治素养。 3.明确中学生身份责任:从遵守课堂纪律到社会劝导,再到参与规则改进提案,形成“守规-护规-优规”的责任链条。 4.通过分析礼让行人规则优化案例(如杭州“5米禁停区”),认同规则是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体现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八年级学生已初步了解社会规则的存在意义(如课堂纪律、交通规则),但对规则背后的道德内核(尊重生命)和法治内涵(参与优化)缺乏深度理解。 2.行为特点:具备遵守简单规则的能力(如排队),但在复杂情境中易受从众心理影响(如闯红灯);对“维护规则”的责任意识较弱,较少思考主动改进规则。 3.兴趣点:对视频案例、角色扮演等情境化教学兴趣浓厚,但对纯理论说教接受度低。需通过真实社会议题(如“5米禁停区”)激发探究欲。 教材分析 1.定位: 本课选自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第二框,承上(认识规则重要性)启下(实践规则行为)。 2.核心内容: 重点:遵守规则的四大维度(增强意识、他律自律、维护规则、完善规则)。 难点:将“规则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理解规则优化的法治参与路径。 教学整合: 教材原有案例较抽象,本设计补充 “车让人”社会热点 及 “禁停区”争议,强化现实关联性,突出“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重点 重点:理解如何遵守规则,包括增强规则意识、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坚定维护规则以及积极完善规则。 难点 难点:将遵守规则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斑马线上的暖心时刻 引导学生思考:看完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背后是什么在发挥作用?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以‘规则之光照亮文明之路’为题,学习《遵守规则》” 观看视频,分享感受;思考“暖心行为背后起作用的因素”。 情感共鸣切入,唤醒对规则价值的感性认知,引出课题。 新课新授 展示课题:遵守规则———规则之光照亮文明之路 明确学习目标 展示自主导学任务 展示总议题和子议题 子议题一:子议题一:敬畏规则·心中有戒尺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司机为什么礼让行人?老人为何向司机鞠躬? 2、教师引导:司机对规则的敬畏,行人感谢司机的礼让。 3、播放视频:如果缺乏敬畏心,可能发生什么? 4、教师引导:如果没有敬畏,可能会产生冲突,甚至是引发车祸... 5、议学活动:小组活动:请两组同学分别扮演司机和行人,编写剧本演绎“没有规则意识的对话”和“互相尊重的对话”,并向同学们展示,时间4分钟。 6、引导学生小结:1.如何增强规则意识 ①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②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子议题二:践行规则·行动有方圆 1、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观看视频思考,哪些行为属于自律,哪些行为属于他律? 3、教师引导:自觉礼让行人是自律行为,交警对未礼让行人的行为进行处罚是他律 4、引导学生小结:2.为什么需要他律和自律 ①他律,即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 ②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③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展示材料:自礼让行人新规实施以来,全国形成多主体协同维护规则的生动实践:武汉公交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交友的智慧 课件(20 张ppt+内嵌视频 )(2025-09-24)
认识生命 课件( 21张ppt)(2025-09-24)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件(19 张ppt)(2025-09-24)
滋养心灵课件( 21张ppt)(2025-09-24)
做更好的自己课件( 17张ppt)(2025-09-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