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2024江西九江月考)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海—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不包括( ) A.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地 B.海洋是地球上太阳能的重要存储器,是大气的直接热源之一 C.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 D.海底板块的张裂和碰撞 2.下列海域海—气物质与能量交换最突出的是( ) A.欧洲的波罗的海 B.美洲的加勒比海 C.我国的渤海 D.西亚北非的红海 (2025广东梅州宁中中学质检)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 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海水热量的支出 B.曲线B表示海水热量的收入 C.C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亏损 D.D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亏损 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 ②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运动带走的热量 ③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衡 ④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支是不平衡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5河北邢台精英中学调研)下图示意南美洲周边海水温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甲海域和乙海域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差别很大,影响两地海—气间热量交换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入海径流 D.洋流性质 6.甲、乙、丙、丁四个海域中,海洋热量盈余最多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题组二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2025河北保定联考)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海水温度大范围季节性异常变化的现象,导致部分地区的气候异常。下图为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资源的分布与渔获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及东部表层海水温度( ) A.略微升高 B.略微降低 C.异常升高 D.异常降低 8.与拉尼娜年相比,厄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柔鱼( ) A.捕鱼纬度范围扩大,渔获量增加 B.捕鱼纬度范围扩大,渔获量减少 C.捕鱼纬度范围缩小,渔获量增加 D.捕鱼纬度范围缩小,渔获量减少 (2025四川南充中学期中改编)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海域海水表层温度差异较大,其中海水表层温度较低区域称为东太冷舌、较高区称为西太暖池,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变化能反映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波动。下图示意某年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导致西太暖池形成的大气环流是( ) A.极地东风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东南信风带 D.赤道低气压带 10.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图示海域发生的变化是( ) A.东太冷舌海表水温升高 B.南赤道暖流增强 C.西太暖池海表水温降低 D.北太平洋暖流减弱 (2025江西鹰潭余江一中期中)根据我国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NINO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的绝对值达到或超过0.5℃,且持续至少5个月,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NINO3.4指数≥0.5℃为厄尔尼诺事件;NINO3.4指数≤-0.5℃为拉尼娜事件)。下图示意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部分区域NINO3.4指数变化情况(单位:℃)。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2022年下列洋流势力呈减弱趋势的是( ) A.秘鲁寒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南赤道暖流 D.赤道逆流 12.若2023年10—12月NINO3.4指数保持图示趋势,则( ) A.我国出现“冷冬” B.澳大利亚东部洪灾增强 C.沃克环流减弱 D.秘鲁沿海旱灾加剧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2025湖北鄂东南教改联盟期中)海气淡水通量,即海洋与大气界面处,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蒸发量减去降水量的值,是衡量全球大气与海洋之间水汽交换的一个重要指标。孟加拉湾雨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