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3节 吸收作用 第3单元 植物的生活 学习目标 1.说出植物根尖的结构特点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2. 阐明水分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及运输途径。 3. 解释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渗透作用)。 4. 举例说明合理灌溉和施肥的实践意义。 1. 生命观念 理解结构与功能观(根毛细胞结构→吸收功能)。 2. 科学思维 通过“探究根毛区适于吸收的特点”实验,培养观察、分析与推理能力。 3. 探究实践 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细胞吸水和失水条件(如萝卜条浸入清水/盐水)。 4. 社会责任 讨论过度施肥对土壤的影响,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联系农业生产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 重难先知 1. 根毛区的结构特点及其吸收功能。 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渗透作用)。 3.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导管的作用)。 1.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动态平衡(学生易混淆“浓度差”与“水分流动方向”)。 2. 根吸收无机盐的选择性(需结合实例说明并非所有无机盐均被吸收)。 3. 实验设计中的变量控制(如探究不同溶液浓度对细胞吸失水的影响)。 01 课堂导入 03 课堂小结 02 探究新知 目录 04 课堂练习 思考: 如果我们也去种菜, 怎么样种出好菜呢? 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呢? 同学们家里爷爷奶奶有种点小菜的举手看看,种地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基因,这几年很火的综艺《种地吧,少年》课余时间可以看一看哟。 活动1 看到这些例子,同学们可能都会想细胞什么时候吸水和失水呢?下面小组 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已分别用盐水和清水浸泡的萝卜(形状小组已提前 自行安排好,这节课我们一起玩转萝卜),小组成员一起捏捏浸泡过的萝卜,记 住分别的感受,小组尝试总结萝卜吸水和失水到底和什么有关呢?请两个小组上 台总结。 浇水后 糖渍一段 时间后 将同一根萝卜条分成等质量的两份 乙 甲 甲烧杯(清水) 乙烧杯(20%食盐溶液) 一段时间后 乙 甲 分别取出萝卜条并检查硬度、质量变化情况 变硬 变重 变软 变轻 一.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 其他小组的萝卜吸水和失水情况 根据多组的实验现象探讨以下问题 (1)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2)细胞吸水和 失水的前提条件是 什么?(回顾液泡知识) 小组讨论 1.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植物体吸水和失水与植物体周围溶液浓度有关。 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水往高(浓度高)处流! 一.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的浓度 细胞吸水 人数:浓度 绳:水 箭头:水流动方向 一.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 模拟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的浓度 细胞失水 人数:浓度 绳:水 箭头:水流动方向 模拟细胞失水 一.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 活动2 同学们想一想右图萎蔫小白菜哪个吸水效果更好?为什么? A组 B组 萎蔫的小白菜 根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想一想 二.根是吸收水的主要器官 观看《观察根毛》的视频,阅读教材92页,并思考根尖成熟区吸水能力强的原因。 活动2 二.根是吸收水的主要器官 为什么根尖成熟区吸水能力强呢? 1.着生有大量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2.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适于吸水。 3.导管中空,便于运输水分。 二.根是吸收水的主要器官 尝试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 →茎和叶 土壤溶液→ 根毛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 →导管 二.根是吸收水的主要器官 二.根是吸收水的主要器官 生活链接(快问快答) 1.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 会造成“烧苗”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