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3715

4.5 蒸腾作用 课件(共27张PPT) 生物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24206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蒸腾,作用,课件,27张,PPT,生物
  • cover
(课件网) 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5节 蒸腾作用 第3单元 植物的生活 学习目标 1.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理解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环境的过程。 2. 识别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结构:气孔、保卫细胞)及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等)。 3. 阐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如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调节体温)及对自然圈水循环的贡献。 1. 生命观念 理解植物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如气孔开闭机制)。 2. 科学思维 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如“带叶 vs 去叶枝条”水分散失对比),培养实证意识与逻辑推理能力。 3. 探究实践 学会观察植物蒸腾现象(如套袋实验) 4. 社会责任 结合生态视角,讨论植物蒸腾作用在维持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作用,树立保护植被的意识。 重难先知 1. 蒸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明确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途径,理解其对植物生存和环境的双重价值。 2. 气孔的开闭机制及其对蒸腾速率的调控。 1.气孔调节的微观机制 学生对保卫细胞吸水/失水导致气孔开闭的生理过程可能存在抽象认知困难2. 蒸腾作用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易混淆“蒸腾作用”与“蒸发”“光合作用”等过程,需通过对比表格或情境案例辨析。 01 课堂导入 03 课堂小结 02 探究新知 目录 04 课堂练习 复习导入 图一和图二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露珠,体现了叶表皮什么样的特点? 图三和图四则是不同的情况,是植物的吐水现象,这些水怎么进入植物体内,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呢?这种吐水现象属于植物的什么生理过程呢?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k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1.872kg 0.25kg 202.106kg 0.92% 0.12% 98.96% 吸收的水中近99%的水哪去了? 活动1 看课本101页的植物蒸腾失水实验示意图和老师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回答 以下问题,并总结什么是蒸腾作用。推测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途径。 (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3)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4)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植物油 数小时后 (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3)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4)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一.植物蒸腾失水 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蒸腾速率快,容易观察到预期的现象。 有叶片的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水珠,没有叶片的塑料袋内壁上无水珠出现。 水分以气体形式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水蒸气在塑料袋内壁上凝结成水珠。 植物油 数小时后 蒸腾作用的概念 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部位 叶是主要蒸腾的器官,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来完成,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叶脉 气孔(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一.植物蒸腾失水 气孔关闭 气孔张开 大气 ↑ 气孔 ↑ 叶肉细胞 ↑ 根茎叶的导管 ↑ 根毛 ↑ 土壤中的水分 植物吸收的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大部分用于 蒸腾作用 一.植物蒸腾失水 蒸腾作用的失水过程 观看《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实验视频,学习别人如何进行制订实验计划又是如何实施实验的,最后尝试说出实验的结论。 活动2 二.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荷叶 上表皮 下表皮 向日葵叶片 上表皮 下表皮 二.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陆生的番茄、玉米、向日葵是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水生的莲是上表皮气孔比下表皮多。 因此,气孔的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