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过 洞 庭 念 奴 娇 张孝祥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又遭到毁谤而罢官,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七月由桂林北归, 一路泛湘江,过衡阳,登衡山祝融峰,自长沙经湘阴,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的“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 1、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 张孝祥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乌江人。 南宋前期爱国词人。 知人论世 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爱国之情,激昂奔放。作品《于湖集》、《于湖词》。 张孝详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孝祥自小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千言。刚16岁,就考了乡试第一名。23岁时,他参加会试,不巧的是,正与权相秦桧的孙子秦埙xūn同时应试。 殿试后,考官本来迎合秦桧之意,定秦埙为状元,张孝祥列第二。宋高宗亲自阅卷,将张孝祥定为状元,同榜单进士还有范成大、杨万里等人,将秦埙定为探花。 登上政治舞台不久,张孝祥便站在了主战派一面。 他及第不久便上言为岳飞鸣冤;在朝堂上对秦桧党羽曹泳提亲“不答”,这一对主和派鲜明的反对立场,使得他得罪秦桧一党。 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其父张祁杀嫂谋反,将张祁投入监狱,百般折磨,张孝祥因此牵连受难,幸而秦桧不久身死,才结束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文本研读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qióng田三万顷qǐng,着zhuó我扁piān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chéng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jīn袖冷,稳泛沧láng浪空阔。尽挹yì西江,细斟zhēn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xián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初读悟情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画面。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2.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上阕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对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的追求与赞颂。 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3.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 胸怀坦荡,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 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