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课程内容要求 必修一 数据与计算 课程内容要求 1.1 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1.2 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1.3 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1.4 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必修一 数据与计算 课程内容要求 1.5 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处理数据,完成分析报告,理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 1.6 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1.7 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1.8 通过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剖析,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必修一 数据与计算 第二部分 考点聚焦 知识梳理 — 、算法及其基本控制结构 1.算法 (1)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解决某一问题所使用的方法。 (2)算法的特征: ①有穷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步骤后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实现。 ②确定性:一个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的表述都是确定的、没有歧义的语句。 主题三 算法与程序设计 算法及其基本控制结构 知识梳理 (2)算法的特征: ③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输入是算法执行时从外界获取的数据,没有输入是因为初始设定已经被隐藏在算法中。 ④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输出表示算法执行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没有意义。 ⑤可行性:每一个步骤都能够有效地执行,并且得到确定的结果,同时能够用来方便地解决一类问题。 算法及其基本控制结构 知识梳理 (3)算法的描述方法主要有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三种。 算法及其基本控制结构 知识梳理 (4)流程图符号及其作用如下表。 算法及其基本控制结构 知识梳理 2.算法基本控制结构 算法及其基本控制结构 知识梳理 二、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1.程序设计语言 (1)程序是一组操作指令或语句序列,是计算机执行算法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2)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们编制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3)程序设计语言主要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个发展历程。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知识梳理 (4)各种程序设计语言有各自的特点。 机器语言:由二进制代码的指令组表示,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汇编语言:类似英语缩略词并带有助记符号的语言。 高级语言:接近人类自然语言,使得程序的开发过程更有效率。 (5)高级语言的转换方式: 编译类:源代码通过编译器一次性地“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文件。 解释类:程序源代码由相应语言的解释器“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边“翻译”边执行。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知识梳理 (6)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分析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描述数据。 设计算法:选择描述算法的方法,设计算法。 编写程序:选择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 运行调试程序:修改语法错误,运行程序,发现错误并修改。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知识梳理 2.python程序设计语言 (1)常量和变量是程序中数据的两种表示方式。 常量是直接给定、在程序中不能改变的数值。 变量描述的是存储空间的概念,用于引用在程序中可能会变化的数值。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知识梳理 (2)为了增加程序的可读性,编写程序时,变量的名称应尽量体现数据的意义。Python语言中变量的命名规则为: ①由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或下画线组成,以英文字母或下画线为首字符,不能以数字开头。 ②长度任意,大小写敏感,如A与 ... ...